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同性恋问题法律建构:历史语境与今日话语

发布时间:2017-04-17 13:06

  本文关键词:我国同性恋问题法律建构:历史语境与今日话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是在生理、心理上主要感兴趣的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与其他国家一样,同性恋现象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但是由于文化、宗教等原因,中国的同性恋现象的发展和法律建构的道路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先秦以来我国的同性恋现象就有了初次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性恋现象则发展到了顶峰,但由于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在唐、宋、元时期同性恋现象的发展转入低谷,进入明清时期,则又迎来了再一次的发展势头。可是如此一波三折的发展状况,一直以来却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进行规制直到明清时期才有了初次的立法,然而从明清时期初次立法开始,一直到现如今的97年刑法为止,同性恋一直处于出罪入罪的反复当中,到目前为止我国甚至没有一部针对同性恋的相关立法,这样奇怪的现象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宗教、文化等因素所导致的对于同性恋问题的忽略,这种忽略使得同性恋问题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但是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变化,同性恋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与法律问题使得立法者们不得不对其重视与研究,针对同性恋相关法律出台则越来越具有紧迫性。
【关键词】:同性恋现象 法律建构 忽略 合法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4
【目录】: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9
  • 一. 中国法视野下的同性恋现象9-13
  • 1.1 我国古代同性恋现象9-12
  • 1.1.1 我国古代同性恋的发展9-11
  • 1.1.2 我国古代社会对于同性恋现象的法律建构11-12
  • 1.2. 我国近现代的同性恋法律建构12-13
  • 1.2.1 我国近代和同鸡奸的非罪化12-13
  • 1.2.2. 新中国成立以后同性恋现象的反复入罪出罪13
  • 二. 主要原因:忽略13-20
  • 2.1 忽略,同性恋的非罪时代14-17
  • 2.1.1. 忽略原因1:宗教、文化传统14-15
  • 2.1.2 忽略原因2:无受害人犯罪15-16
  • 2.1.3. 忽略原因3:同性恋双方的地位16
  • 2.1.4. 忽略原因4:证据难题16-17
  • 2.2 对同性恋问题的短暂觉醒,同性恋短暂入律17-18
  • 2.3 忽略,同性恋步入灰色地带18-20
  • 2.3.1 同性恋模糊入律18-19
  • 2.3.2 同性恋的“非罪化”19-20
  • 三. 同性恋问题的今日话语:男性性权利保护20-23
  • 3.1. 男性性权利遭遇的尴尬20-22
  • 3.2 原因分析:传统思维导致立法的空白22
  • 3.3 现代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及可行性22-23
  • 四. 同性合法化问题23-25
  • 4.1 同性婚姻23-24
  • 4.2 同性恋合法化的困境——社会认同24-25
  • 五. 小结25-27
  • 参考文献27-28
  • 致谢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璇;;浅析魏晋南北朝“男风”的盛行[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2 刘国生;;各国(地区)同性恋立法与司法概况[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朱丽霞;;明清同性恋文化的诠释与思考——以明清之际男性同性恋为例[J];江淮论坛;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芳;中国性犯罪立法之现实困境及其出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津金;同性强奸入罪化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贾瑜;同性婚姻立法流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妮娜;《纽约时报》近十年同性恋报道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同性恋问题法律建构:历史语境与今日话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3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2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