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狱龟鉴》审讯经验探析
发布时间:2021-04-17 08:44
审讯是古代司法官处理案件的一个重要阶段,关系着后续的查证、审判程序的进行。中国古代的审讯问案之法也是历经从简至繁,不断丰富完善起来。本文以《折狱龟鉴》为研究对象,来探析古代优秀司法官的审讯经验。《折狱龟鉴》书中记载的案例时间跨度大,取材广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作者郑克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司法官,面对动乱的社会现状以及司法上存在的弊端,他撰写了《折狱龟鉴》这本书。一方面是为了响应统治者恤刑的号召,另一方面他希望通过此书为司法官断案提供借鉴,以期改变当时司法无序的状态。审讯经验有常态的,也有非常态的。常态的包括五听审讯察狱,其实质是察言观色侦破案件,但因其有局限性,五听之法可作察情之术,不可作定案之法。郑克创新地提出“情迹论”,他认为司法官在审讯时重视口供,但不要轻信口供,要与物证相结合,两相迭用,各适所宜。除此之外,当遇到疑难案件无所适从之时,司法官们往往迷信于去寻求神明的指示与帮助。这也反映出在侦查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探求案件真相、追求司法正义的决心。有时案情隐秘,或是罪犯十分狡猾,常规的方法不能发挥作用时,司法官们往往运用“谲术”即非常态的方法审讯问案。谲术运用的原理是对犯罪心理的分析,谲...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缘起
1.2 《折狱龟鉴》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折狱龟鉴》概述
2.1 《折狱龟鉴》的结构及其作者简介
2.1.1 《折狱龟鉴》的结构
2.1.2 作者简介
2.2 《折狱龟鉴》的成书背景
2.3《折狱龟鉴》的历史影响
第三章 审讯经验之常态
3.1 “五听”察狱
3.1.1 内容:察言观色侦破案件
3.1.2 五听察狱评析
3.2 “情迹论”察狱
3.2.1 内容:察情与据证相结合
3.2.2 背景:办案水平提升及物证能力增强
3.2.3 价值:中国古代证据理论的突破
3.3 “神明”察狱
3.3.1 受神明启发司法官偶然审讯断案
3.3.2“神明”察狱的合理性分析
第四章 审讯经验之谲术
4.1 谲术运用之原理:犯罪心理的分析
4.1.1 趋利避害之心理
4.1.2 畏罪心虚之心理
4.1.3 侥幸之心理
4.1.4 思维定式之心理
4.2 谲术运用之原则
4.2.1 正谲并用
4.2.2 注意保密
4.3 谲术运用之方法
4.3.1 乘虚而入法
4.3.2 欲擒故纵法
4.3.3 秘密取证法
4.3.4 紧扣证据法
4.4 谲术运用之作用
4.4.1 查情之术
4.4.2 取证之法
4.4.3 缉捕之计
第五章 审讯经验之成因分析
5.1 “慎审”理念
5.1.1 司法官平衡情理与国法追求实质正义
5.1.2 谨慎断案而不敢仓促行之
5.1.3 审讯细致入微且认真负责
5.2 制度动因
5.2.1 转审复核制度
5.2.2 慎刑制度
5.2.3 平反制度
第六章 审讯经验之局限、启示
6.1 局限
6.1.1 游走于自由心证与主观臆断之间
6.1.2 游走于智慧断案与欺骗取证之间
6.1.3 游走于至诚哀矜与偶然断案之间
6.2 对侦查讯问的现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刑事审判艺术探讨——以《折狱龟鉴》判例为引[J]. 张志启.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
[2]中国古代侦查方法及兴衰原因之分析[J]. 秦文超.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3]宋代侦查中的现场勘验初探[J]. 黄道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中国古代侦查谋略探源[J]. 马洪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5]略论中国古代司法推理[J]. 吴春雷,任树明. 中州学刊. 2008(05)
[6]《折狱龟鉴》中的审讯思想初探[J]. 吴茜.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6(04)
[7]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汪世荣. 中国法学. 2006(01)
[8]古代审讯中的科学方法及其启示[J]. 吴茜.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6(01)
[9]古代神明裁判研究[J]. 蒋玲玉,何士锋. 甘肃农业. 2005(10)
[10]《折狱龟鉴》与古代司法鉴定[J]. 常永平. 中国司法鉴定. 2005(03)
硕士论文
[1]从《折狱龟鉴》看中国古代侦查方法[D]. 刘佳.吉林大学 2014
[2]郑克侦查思想研究[D]. 宋颂.西南政法大学 2013
[3]中国古代审讯方法研究[D]. 张乐维.吉林大学 2010
[4]以《折狱龟鉴》为视角看古代法官的断狱智慧[D]. 王守礼.吉林大学 2010
[5]《折狱龟鉴》初探[D]. 商丽杰.湘潭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3156
【文章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缘起
1.2 《折狱龟鉴》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折狱龟鉴》概述
2.1 《折狱龟鉴》的结构及其作者简介
2.1.1 《折狱龟鉴》的结构
2.1.2 作者简介
2.2 《折狱龟鉴》的成书背景
2.3《折狱龟鉴》的历史影响
第三章 审讯经验之常态
3.1 “五听”察狱
3.1.1 内容:察言观色侦破案件
3.1.2 五听察狱评析
3.2 “情迹论”察狱
3.2.1 内容:察情与据证相结合
3.2.2 背景:办案水平提升及物证能力增强
3.2.3 价值:中国古代证据理论的突破
3.3 “神明”察狱
3.3.1 受神明启发司法官偶然审讯断案
3.3.2“神明”察狱的合理性分析
第四章 审讯经验之谲术
4.1 谲术运用之原理:犯罪心理的分析
4.1.1 趋利避害之心理
4.1.2 畏罪心虚之心理
4.1.3 侥幸之心理
4.1.4 思维定式之心理
4.2 谲术运用之原则
4.2.1 正谲并用
4.2.2 注意保密
4.3 谲术运用之方法
4.3.1 乘虚而入法
4.3.2 欲擒故纵法
4.3.3 秘密取证法
4.3.4 紧扣证据法
4.4 谲术运用之作用
4.4.1 查情之术
4.4.2 取证之法
4.4.3 缉捕之计
第五章 审讯经验之成因分析
5.1 “慎审”理念
5.1.1 司法官平衡情理与国法追求实质正义
5.1.2 谨慎断案而不敢仓促行之
5.1.3 审讯细致入微且认真负责
5.2 制度动因
5.2.1 转审复核制度
5.2.2 慎刑制度
5.2.3 平反制度
第六章 审讯经验之局限、启示
6.1 局限
6.1.1 游走于自由心证与主观臆断之间
6.1.2 游走于智慧断案与欺骗取证之间
6.1.3 游走于至诚哀矜与偶然断案之间
6.2 对侦查讯问的现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刑事审判艺术探讨——以《折狱龟鉴》判例为引[J]. 张志启.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
[2]中国古代侦查方法及兴衰原因之分析[J]. 秦文超.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3]宋代侦查中的现场勘验初探[J]. 黄道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中国古代侦查谋略探源[J]. 马洪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5]略论中国古代司法推理[J]. 吴春雷,任树明. 中州学刊. 2008(05)
[6]《折狱龟鉴》中的审讯思想初探[J]. 吴茜.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6(04)
[7]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 汪世荣. 中国法学. 2006(01)
[8]古代审讯中的科学方法及其启示[J]. 吴茜.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6(01)
[9]古代神明裁判研究[J]. 蒋玲玉,何士锋. 甘肃农业. 2005(10)
[10]《折狱龟鉴》与古代司法鉴定[J]. 常永平. 中国司法鉴定. 2005(03)
硕士论文
[1]从《折狱龟鉴》看中国古代侦查方法[D]. 刘佳.吉林大学 2014
[2]郑克侦查思想研究[D]. 宋颂.西南政法大学 2013
[3]中国古代审讯方法研究[D]. 张乐维.吉林大学 2010
[4]以《折狱龟鉴》为视角看古代法官的断狱智慧[D]. 王守礼.吉林大学 2010
[5]《折狱龟鉴》初探[D]. 商丽杰.湘潭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3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4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