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普法工作的成效分析与完善对策

发布时间:2017-04-22 18:17

  本文关键词:我国普法工作的成效分析与完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普法活动始于1986年,目前已走过近三十年历程。普法活动的开展源于国家的推动,意图通过制度化、经常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公民知法、懂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促进社会秩序的好转,服务于社会的秩序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普法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公民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了法律的重要性,法律、法治等词汇在我国获得空前的话语权。然而,如果用国家所欲达到的目标来衡量普法的成效,我们会发现,普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也必然要求普法目标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新时期的普法目标应当包括:1.社会成员具有较好的遵守公共行为规则的习惯,自觉守法依法办事;2.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法律信仰。然而,如果延续以往普法的思路和运作方式,必然难以达到新时期对普法工作的要求。怎样转换普法的思路和手段以达到新时期的普法目标正是本文写作的意义所在。正文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回顾我国普法工作的历史发展,分析近三十年普法取得的成效,通过列举司法和执法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得出普法并没有取得较好成效的结论;第二部分,对普法成效不足进行原因分析,主要从普法的思路、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上找寻原因,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现状以及历史传统等其他方面找原因;第三部分,通过前两部分对普法工作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普法思路,将普法分为显性普法和隐性普法两种,除了显性的普法外,国家更应当对隐性的普法引起重视,两方面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树立公民法律信仰这个普法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关键词】:普法 法律信仰 成效分析 完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7
  • (二)研究现状7-8
  • (三)研究方法8-9
  • 一、我国普法工作的历史发展和成效分析9-16
  • (一)我国普法工作的历史发展9-10
  • (二)我国普法工作的成效分析10-16
  • 1. 普法工作取得的正面效果10-11
  • 2. 新时期普法目标下对现阶段普法成效的分析11-16
  • 二、对普法现状的评价和影响普法成效的原因分析16-22
  • (一)普法工作本身的原因17-19
  • 1. 普法的组织机构17
  • 2. 普法工作的运作特点17-19
  • (二)法律实践方面的原因19-21
  • 1. 立法方面的原因19-20
  • 2. 法律实施方面的原因20-21
  • (三)历史传统方面的原因21-22
  • 三、完善新时期普法工作的思路和对策22-30
  • (一)转换普法思路22
  • (二)新时期普法工作的完善对策22-30
  • 1.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23-25
  • 2. 科学立法,提高立法的民主化程度25-26
  • 3. 贯彻落实好法律的实施工作26-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2
  • 致谢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苏军;;发挥新兴媒体优势 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J];中国司法;2013年09期

2 吴继平;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述评[J];理论学刊;2005年11期

3 王炎;试论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的初步尝试与历史经验[J];教学与研究;2004年09期

4 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5 刘思斯;对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12期

6 张坤世;普法热中的冷思考──以法律文化为视角[J];行政与法;2000年02期

7 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普法工作的成效分析与完善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21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