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刑案奏裁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22:42
刑案奏裁制度又名奏裁法,是宋代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凡是切合奏裁要求的刑事案件必须要奏请皇帝敕裁。该制度的立法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严格适用法律的缺漏,实现裁判结果的公平正义,但同时也有着加强皇帝对司法权力的控制的考虑。两宋历代皇帝就奏裁所下达的诏敕构成刑案奏裁制度的重要内容。皇帝随时可以对该制度作出修正,规定某种犯罪应奏或不应奏。依照刑案奏裁制度上奏的案件称作奏案。奏案以刑名疑虑、情理可悯、情轻法重、情重法轻的案件为主体,同时包括相当数量的无疑虑可悯、情法轻重情节的犯罪,如命官犯罪须奏裁。奏案由中央司法机构先行复审,之后交三省转呈皇帝,听候敕裁。特别疑难的案件还会让大臣进行集体讨论。刑案奏裁制度以“罪疑惟轻,宁失不经”为指导思想,以贷死从宽为主要裁决原则。君臣们崇尚钦恤之仁,讲究审慎刑罚,凡是上奏的刑案,一般都能得到宽大处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病,如奏案申上后久不报下,淹延刑狱,以及司法官员不尽职责,滥奏滥贷,致使不少穷凶极恶犯人得以免死。朝廷虽然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以图解决这些问题,但收效并不明显。而从史料记载来看,时间越往后,这些弊病也就越严重。刑案奏裁制...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刑案奏裁的适用范围
(一)情轻法重、情重法轻奏案
(二)刑名疑虑、情理可悯奏案
(三)特殊身份人犯罪奏案
(四)其他奏案
二、刑案奏裁的程序
(一)奏案上报与监司审查
(二)刑寺断覆奏案
(三)上殿奏裁与申省取旨
(四)朝臣杂议
三、刑案奏裁的实践考察
(一)世轻世重的奏裁科罚
(二)以贷死从宽为主的裁决原则
(三)错判追责等其他奏裁规定
(四)刑狱淹延及其应对举措
(五)奏裁坏法与阴德福报说
四、刑案奏裁与衡平司法
(一)衡平的必由之路
(二)情理轻重的判断
(三)奏案的衡平裁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元断例新考[J]. 胡兴东. 思想战线. 2018(01)
[2]人命与人权:宋代死刑控制的数据、程序及启示[J]. 张守东. 政法论坛. 2015(02)
[3]论宋代宗室的法律管理[J]. 何兆泉.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2)
[4]中国衡平司法传统论纲[J]. 顾元. 政法论坛. 2004(02)
博士论文
[1]北宋开封府司法权研究[D]. 陈佳佳.西南政法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宋代死刑复核制度研究[D]. 李雪蓉.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21459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刑案奏裁的适用范围
(一)情轻法重、情重法轻奏案
(二)刑名疑虑、情理可悯奏案
(三)特殊身份人犯罪奏案
(四)其他奏案
二、刑案奏裁的程序
(一)奏案上报与监司审查
(二)刑寺断覆奏案
(三)上殿奏裁与申省取旨
(四)朝臣杂议
三、刑案奏裁的实践考察
(一)世轻世重的奏裁科罚
(二)以贷死从宽为主的裁决原则
(三)错判追责等其他奏裁规定
(四)刑狱淹延及其应对举措
(五)奏裁坏法与阴德福报说
四、刑案奏裁与衡平司法
(一)衡平的必由之路
(二)情理轻重的判断
(三)奏案的衡平裁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元断例新考[J]. 胡兴东. 思想战线. 2018(01)
[2]人命与人权:宋代死刑控制的数据、程序及启示[J]. 张守东. 政法论坛. 2015(02)
[3]论宋代宗室的法律管理[J]. 何兆泉.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2)
[4]中国衡平司法传统论纲[J]. 顾元. 政法论坛. 2004(02)
博士论文
[1]北宋开封府司法权研究[D]. 陈佳佳.西南政法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宋代死刑复核制度研究[D]. 李雪蓉.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21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22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