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行政规章在立法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7 23:58
  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都是社会变革与思想更新的结果,行政规章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它的出现是各种社会需要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人们对行政立法观念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经受了市场失灵及其导致的大灾难以后,人们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转而相信政府,相信行政权,于是,国家行政职能力大为扩张。而法治国家强调政府的一切权力必须以法律为根据,政府所采取的一切强制性活动,都必须有稳定且持续的法律框架,而正是这种框架能够使个人在制定计划时保有一定程度的信心,而且还能够尽量减少人为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国内国际斗争的日益复杂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也带来了管理方面的巨大变化,议会等代议机构的作用日渐衰微,无法满足管理的新特点、新变化,不得不把立法权再分配,转移国家权力,重塑国家权力机构。因此,行政机关从立法机关手中取得立法权已成为必然。而在我国,行政规章制度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特殊的国情,其地位也更为特殊。我国的立法理论和立法实践长期以来受前苏联的影响,认为立法权只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来行使。显然,这种立法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法制实际已不相符。因此,行政规章作为法律和...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行政规章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节 行政规章产生的社会基础
        一 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 "立法国"到"行政国家"的转变
    第二节 我国行政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行政规章在立法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第一节 对行政规章进行定位分析的原因
    第二节 行政规章的概念
        一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
        二 行政规章的制定依据
        三 行政规章的称谓
    第三节 行政规章的性质及效力
        一 行政规章的性质
        二 行政规章的效力
    第四节 行政规章的功能价值
        一 自身优势
        二 行政规章的民事法源地位
第三章 行政规章的监督机制
    第一节 行政规章监督的法理
    第二节 西方诸国行政规章的监督机制
        一 英国行政规章的监督机制
        二 美国行政规章的监督机制
        三 德国行政规章的监督机制
    第三节 我国行政规章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 目前我国的行政规章监督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 我国行政规章监督机制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行政立法性质分析[J]. 王锴.  重庆社会科学. 2006(03)
[2]行政规章的民事法源地位及问题[J]. 于立深.  当代法学. 2005(04)
[3]论行政规章对私权的保护[J]. 关保英.  法学. 2004(08)
[4]行政规章“参照”研究[J]. 吴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5]从立法法看我国行政立法之完善[J]. 刘贤君.  行政与法. 2002(01)
[6]将行政规章纳入司法监督范围之我见[J]. 毕可志.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2)
[7]试析人民法院参照行政规章的含义及若干相关问题[J]. 李生斌.  六安师专学报. 2000(01)
[8]关于行政立法“根据”的次序问题[J]. 陈章干.  法学评论. 1999(06)
[9]瑕疵行政规章形态与成因析[J]. 崔卓兰,邵新怀.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9(04)
[10]论行政规章的效力及其立法完善[J]. 邹雄.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2)

硕士论文
[1]行政规章监督制度的研究[D]. 孙鹏.长春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41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541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e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