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限期断狱”的中国命运:清代以来审限制度的变革与重述

发布时间:2022-01-06 06:17
  审限是我国司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本土化制度。近年来,理论界对审限制度何去何从展开讨论,其历史演变成为重要依据。回溯历史,尤其是清代至今,审限制度受到了古今中西不同法律理念的冲击,历经规则变化:从清代律例中对审限制度进行详尽规定,到民国时期诉讼法典中废除审限而实践中沿用,再到20世纪80年代后立法重新确立审限制度。究其原因,在于审限制度来源自中国传统司法经验,与近现代中国提高诉讼效率的社会诉求相符合,可以保证案件进程;同时审限又是约束司法人员的重要制度——用行政责任来限制司法人员的司法权力,这也是传统中国"治吏"思想在近现代的延续。因此,审限作为一种与中国实际紧密贴合的司法制度,并非是造成今日学术界所争论的积案原因,反而是提升诉讼效率的良方。当下讨论审限制度发展,更需正视其对本土法律资源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背后"治吏"思想影响,结合法官责任制改革,从行政责任到司法责任,重新建构新时期的审限制度。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 2020,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代司法中审限制度描述
    (一)规则详尽,轻案速结,重案快结
    (二)“题咨展限”规定复杂
    (三)“官”“吏”处罚手段不同
        1.司法官员责任
        2.作为司法辅助人员“吏”的责任
二、近现代审限制度改革新规
    (一)仿效西方与淡化审限
    (二)形式上废除与实质上保留
    (三)现代审限制度的回归
三、审限制度历史变迁原因分析
    (一)近代法典变革与司法实践本土性
    (二)积案问题与诉讼效率
    (三)“治吏”思想与司法官行政属性延续
四、近现代审限制度的辨析与重构
    (一)审限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司法的意义
    (二)从法官责任制出发构建审限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效率追求如何契合公正:刑事诉讼期限立法的基本原则[J]. 于增尊.  法学杂志. 2019(05)
[2]改革开放40年:民事审判程序的变迁[J]. 任重.  河北法学. 2018(12)
[3]我国民事司法多元化改革的现状与未来[J]. 周翠.  中国法学. 2018(01)
[4]民事审限制度的异化及其矫正[J]. 唐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02)
[5]法律继受中的“制度器物化”批判——以近代中国司法制度设计思路为中心[J]. 李启成.  法学研究. 2016(02)
[6]审判管理的目标、方法与路径[J]. 崔永东.  河北法学. 2015(03)
[7]为刑事审限制度辩护——以集中审理原则之功能反思为视角[J]. 于增尊.  政法论坛. 2014(06)
[8]词讼与案件:清代的诉讼分类及其实践[J]. 邓建鹏.  法学家. 2012(05)
[9]辛亥革命:法制的断裂与传承——以《暂行援用前清法律令》为中心的静态考察[J]. 马建红.  河北法学. 2011(09)
[10]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J]. 顾培东.  中国法学. 2010(04)

博士论文
[1]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 李凤鸣.中国政法大学 2006
[2]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 王浩.中国政法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清代州县刑事诉讼程序研究[D]. 肖征祁.华东政法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571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571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