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的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2-01-20 00:32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的第八部分就“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了重要阐述;同时,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更是继续做重点所提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出现在了十九大的报告中,随即,国务院公布的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直接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由此可见,乡村治理将作为未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领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过一系列的重要决定,在众多决定中“基层治理法治化”更是被明确提及,尤其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乡村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乡村治理法治化对法治中国的建设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的基层实...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本文的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文章的创新
一、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一种分析视角
(一)多元主体的阐释
1.多元主体的概念
2.多元主体的范围
(二)乡村治理中的共治理论
(三)法治化是乡村治理的必然路径
1.乡村治理的概念
2.治理法治化的概念
(四)多元共治在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价值
二、基层政府: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主导者
(一)基层政府主导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
1.基层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
2.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需要基层政府破解困局
(二)基层政府所面临的困境
1.主导法治面临无法可依
2.政治权威受到非法挑战
3.乡村关系法律没能厘清
三、“村两委”: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直接践行者
(一)“村两委”践行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
1.“村两委”实践着乡村治理法治化
2.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亟需“村两委”化解僵局
(二)“村两委”在乡村治理中面临法治和民主缺席的困境
1.“村两委”面临法治缺失的困境
2.“村两委”面临民主缺失的困境
四、基层社会组织: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积极推动者
(一)基层社会织是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助推剂
1.基层社会组织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2.基层社会组织推动了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发展
(二)基层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困境
1.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缺乏法律保护
2.农村民间组织民主决策、监督缺乏法律支持
五、基层司法组织:乡村治理法治化协调者
(一)基层司法组织是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协调者
1.基层司法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2.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需要基层司法组织树立法治权威
(二)基层司法组织所面临的困境
1.基层司法资源悬浮化严重
2.国家法律与乡村习俗仍存差异
六、多元主体共治下的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以农村基层政府为依托的公共服务机制
(二)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依托的领导协调机制
(三)构建以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组织为依托的民主管理机制
(四)构建以基层司法机构、民间调节机构为依托的纠纷解决机制
(五)构建以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社会精英为依托的协同治理机制
(六)构建以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为依托的普法、用法宣传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民间组织的法治化治理[J]. 周铁涛,曹益平.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2)
[2]治理主体多元化视角下农村基层党建论析[J]. 韩艳. 探索. 2016(03)
[3]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化治理的困境与路径[J]. 周铁涛. 湖湘论坛. 2016(03)
[4]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治理论纲[J]. 李强,王莹. 新视野. 2015(06)
[5]基层治理法治化与民间组织发展——基于湖南桃江县农村的调查与思考[J]. 周铁涛.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1)
[6]基层治理:转型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 陈家刚. 学习与探索. 2015(02)
[7]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J]. 范和生,李三辉. 广西社会科学. 2015(01)
[8]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策略探析[J]. 冯贵霞,吕俊平.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9]关于农村基层治理中“乡政村治”体制评析[J]. 江燕. 学理论. 2014(06)
[10]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于建嵘. 行政管理改革. 2013(09)
本文编号:3597854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本文的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文章的创新
一、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一种分析视角
(一)多元主体的阐释
1.多元主体的概念
2.多元主体的范围
(二)乡村治理中的共治理论
(三)法治化是乡村治理的必然路径
1.乡村治理的概念
2.治理法治化的概念
(四)多元共治在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价值
二、基层政府: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主导者
(一)基层政府主导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
1.基层政府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
2.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需要基层政府破解困局
(二)基层政府所面临的困境
1.主导法治面临无法可依
2.政治权威受到非法挑战
3.乡村关系法律没能厘清
三、“村两委”: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直接践行者
(一)“村两委”践行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
1.“村两委”实践着乡村治理法治化
2.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亟需“村两委”化解僵局
(二)“村两委”在乡村治理中面临法治和民主缺席的困境
1.“村两委”面临法治缺失的困境
2.“村两委”面临民主缺失的困境
四、基层社会组织: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积极推动者
(一)基层社会织是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助推剂
1.基层社会组织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2.基层社会组织推动了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发展
(二)基层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困境
1.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缺乏法律保护
2.农村民间组织民主决策、监督缺乏法律支持
五、基层司法组织:乡村治理法治化协调者
(一)基层司法组织是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协调者
1.基层司法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2.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需要基层司法组织树立法治权威
(二)基层司法组织所面临的困境
1.基层司法资源悬浮化严重
2.国家法律与乡村习俗仍存差异
六、多元主体共治下的我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以农村基层政府为依托的公共服务机制
(二)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依托的领导协调机制
(三)构建以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组织为依托的民主管理机制
(四)构建以基层司法机构、民间调节机构为依托的纠纷解决机制
(五)构建以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社会精英为依托的协同治理机制
(六)构建以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为依托的普法、用法宣传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农村民间组织的法治化治理[J]. 周铁涛,曹益平.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2)
[2]治理主体多元化视角下农村基层党建论析[J]. 韩艳. 探索. 2016(03)
[3]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化治理的困境与路径[J]. 周铁涛. 湖湘论坛. 2016(03)
[4]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治理论纲[J]. 李强,王莹. 新视野. 2015(06)
[5]基层治理法治化与民间组织发展——基于湖南桃江县农村的调查与思考[J]. 周铁涛.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1)
[6]基层治理:转型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 陈家刚. 学习与探索. 2015(02)
[7]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J]. 范和生,李三辉. 广西社会科学. 2015(01)
[8]新型城镇化实践中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策略探析[J]. 冯贵霞,吕俊平.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05)
[9]关于农村基层治理中“乡政村治”体制评析[J]. 江燕. 学理论. 2014(06)
[10]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 于建嵘. 行政管理改革. 2013(09)
本文编号:3597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59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