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17:33
本文以中唐至元代窃盗罪处理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不管从立法层面,还是司法层面而言,从中唐至元代对于亲属相盗、盗窃皇室之物的犯罪处理精神都没有改变,都以维护皇权秩序与家族秩序为要义,这是中唐至元代窃盗罪处理变化中的不变部分。从立法初看,中唐至元代窃盗罪法定刑变化呈现由重至轻。具体表现为:中唐最高处刑从流刑上升至死刑,宋代延续之。自宋至元,对窃盗罪的处刑减轻,由死刑又降至流刑。然而,就司法层面而言,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的司法实践与立法规定呈现出变化不一致的情形。如唐时期对于盗窃官物的赃值换算并不一律按照法律规定的换算方法计算,而是按照赃物的重要程度。再如元时期法律规定僧人在窃盗罪中无刺字之刑,但在司法实践中却予以执行。与唐宋相比,元代在窃盗罪方面呈现出独有的特色——草原帝国独有的特征。如盗窃对象为牲畜,则根据牲畜的重要性处刑有所不同。体现出元对于宗教秩序及以游牧为基础的经济秩序的特殊保护,这是从唐宋至元代的窃盗罪处理手段的极大变化。本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先提出研究对象——窃盗罪,阐述了窃盗罪在古代立法中的重要性,同时,又说明了中唐至元代这一时期的特殊性;其次,研究现状的总结,从宏观...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状况
2. 国外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1. 研究方法
2. 结构安排
3. 论文创新点
(四) 窃盗罪简介
1. “窃”“盗”的含义
2. “窃”“盗”的概念
二、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立法变化
(一) 中唐至元代时期窃盗罪的立法背景
1. 政治状况
2. 经济状况
3. 社会状况
(二) 中唐至元代时期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1. 中唐至五代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2. 宋代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3. 元代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三、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的犯罪构成
(一) 中唐至宋窃盗罪的犯罪构成
1. 犯罪主体身份
2. 犯罪对象
(二) 元代窃盗罪的犯罪构成
1. 犯罪主体身份
2. 犯罪对象
3. 犯罪行为方式
四、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的司法适用
(一) 中唐窃盗罪的司法适用和“准盗论”、“以盗论”
1. 盗窃官物
2. 官吏盗窃
3. “准盗论”、“以盗论”的适用
(二) 宋代窃盗罪的司法适用和断例
1. 亲属相盗
2. 官吏盗窃
3. 窃盗罪在断例中的适用
(三) 元代窃盗罪的司法适用和判例
1. 亲属相盗
2. 僧人盗窃
3. 不同身份人盗窃
4. 官吏盗窃
5. 窃盗罪在判例中的适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元断例新考[J]. 胡兴东. 思想战线. 2018(01)
[2]偿命、命价与烧埋银——试论元代烧埋银制度的形成[J]. 王炳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6(02)
[3]古代盗窃罪演变之轨迹[J]. 王晋.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4(06)
[4]论宋代的自然灾害与荒政[J]. 李华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元代司法中判例适用问题研究[J]. 胡兴东. 司法. 2009(00)
[6]亲属·服制·法律[J]. 马建红. 法学论坛. 2005(04)
[7]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J]. 闫晓君. 法学研究. 2004(06)
[8]论元代的官吏贪赃[J]. 李治安. 南开学报. 2004(05)
[9]宋朝的物价变动与计赃论罪[J]. 郭东旭.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01)
[10]盗窃罪立法实证考[J]. 董玉庭,王琪.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硕士论文
[1]宋代断例法律性质再探[D]. 周永全.武汉大学 2017
[2]晚唐五代的军乱研究[D]. 张明.陕西师范大学 2017
[3]唐代窃盗罪研究[D]. 张婕.吉林大学 2014
[4]汉唐之际盗罪立法研究[D]. 孔德福.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00678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状况
2. 国外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点
1. 研究方法
2. 结构安排
3. 论文创新点
(四) 窃盗罪简介
1. “窃”“盗”的含义
2. “窃”“盗”的概念
二、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立法变化
(一) 中唐至元代时期窃盗罪的立法背景
1. 政治状况
2. 经济状况
3. 社会状况
(二) 中唐至元代时期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1. 中唐至五代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2. 宋代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3. 元代窃盗罪法定刑变化
三、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的犯罪构成
(一) 中唐至宋窃盗罪的犯罪构成
1. 犯罪主体身份
2. 犯罪对象
(二) 元代窃盗罪的犯罪构成
1. 犯罪主体身份
2. 犯罪对象
3. 犯罪行为方式
四、中唐至元代窃盗罪的司法适用
(一) 中唐窃盗罪的司法适用和“准盗论”、“以盗论”
1. 盗窃官物
2. 官吏盗窃
3. “准盗论”、“以盗论”的适用
(二) 宋代窃盗罪的司法适用和断例
1. 亲属相盗
2. 官吏盗窃
3. 窃盗罪在断例中的适用
(三) 元代窃盗罪的司法适用和判例
1. 亲属相盗
2. 僧人盗窃
3. 不同身份人盗窃
4. 官吏盗窃
5. 窃盗罪在判例中的适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元断例新考[J]. 胡兴东. 思想战线. 2018(01)
[2]偿命、命价与烧埋银——试论元代烧埋银制度的形成[J]. 王炳军.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6(02)
[3]古代盗窃罪演变之轨迹[J]. 王晋.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4(06)
[4]论宋代的自然灾害与荒政[J]. 李华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元代司法中判例适用问题研究[J]. 胡兴东. 司法. 2009(00)
[6]亲属·服制·法律[J]. 马建红. 法学论坛. 2005(04)
[7]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J]. 闫晓君. 法学研究. 2004(06)
[8]论元代的官吏贪赃[J]. 李治安. 南开学报. 2004(05)
[9]宋朝的物价变动与计赃论罪[J]. 郭东旭.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01)
[10]盗窃罪立法实证考[J]. 董玉庭,王琪.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硕士论文
[1]宋代断例法律性质再探[D]. 周永全.武汉大学 2017
[2]晚唐五代的军乱研究[D]. 张明.陕西师范大学 2017
[3]唐代窃盗罪研究[D]. 张婕.吉林大学 2014
[4]汉唐之际盗罪立法研究[D]. 孔德福.中国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00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60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