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容隐制度的流变
发布时间:2022-01-22 14:56
容隐从观念到法律权利,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孔孟关于容隐的主张,并没有被秦及汉初的法律所采纳,法律只允许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保持沉默,但不允许庇护犯罪人。容隐制度可能产生于西汉末年或东汉时期,最晚不超过魏晋。唐代是容隐制度的成熟定型期,规定容隐权包括庇护行为和拒绝作证权,同时又对容隐手段和容隐范围进行了限制与界定。后世法律基本上照搬了《唐律》的容隐制度,只是在容隐的亲属范围及适用范围方面略有变化。
【文章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容隐制度的产生
二、容隐制度的发展与定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殊死”考[J]. 魏道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亲属容隐制度非出秦律说[J]. 宋大琦.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3]汉代的不道罪与大逆不道罪[J]. 魏道明. 青海社会科学. 2003(02)
[4]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J]. 范忠信. 中国社会科学. 1997(03)
[5]居延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考述[J]. 初仕宾. 考古. 1980(02)
本文编号:3602401
【文章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容隐制度的产生
二、容隐制度的发展与定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殊死”考[J]. 魏道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亲属容隐制度非出秦律说[J]. 宋大琦.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3]汉代的不道罪与大逆不道罪[J]. 魏道明. 青海社会科学. 2003(02)
[4]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J]. 范忠信. 中国社会科学. 1997(03)
[5]居延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考述[J]. 初仕宾. 考古. 1980(02)
本文编号:3602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60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