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司法三段论建构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2-08-08 15:22
  司法三段论分为三个部分,即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而我们现今流行的三段论并不是真正的亚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论,亚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论有完全的三段论与不完全的三段论之分,完全的三段论是公理,而且完全的三段论不是推论式,而是一个合取式。在司法三段论的运用中,我们的教学和司法考试的三段论运用都是确定的运用,也即前提已经确定了的运用,这样的运用不能拓展我们的认识,而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三段论的运用却要复杂得多,前提都是还没有确定的。人们需要去建构前提,在建构的过程中,涉及到对法律规范和生活事实的理解与解释,人们在理解与解释时,需要运用解释的方法,但是方法却不能保证达致真理。而且,人们在选择各种方法时,是基于法律结果来进行选择的,而此种结果类似于设证与前见,因为此种结果是一种预先裁判,与理解的前见相同。而由于前见在各个个人那里可能会不同,那么,人们的理解也就会不同,那么法律的统一性就将遭到破坏。对此,就得对前见的生成结构进行分析。前见并不确定的导致理解的不同,但也不是确定的导致理解的相同,在前见的结构里,有共同性的地方。同时,理解存在普遍循环的理解,而由此直接导致司法三段论前提建构中的循环建构和法律与事...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第2章 司法三段论概说
    2.1 传统三段论
    2.2 亚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论
    2.3 司法三段论及其建构困境概说
第3章 司法三段论前提建构中的法律解释
    3.1 法律解释的困境
        3.1.1 解释方法的困境
        3.1.2 解释方法排序的困境
    3.2 从结果出发的法律方法选择
        3.2.1 从结果出发的法律解释过程
        3.2.2 从结果出发的突破
        3.2.3 从结果出发的危险境地
    3.3 结果的合理性
        3.3.1 结果与设证
        3.3.2 结果与前见
    3.4 前见的合理性
        3.4.1 本质直观中的前见
        3.4.2 领会的前理解结构
        3.4.3 理解的历史性
第4章 司法三段论前提的循环建构与法律判决
    4.1 前提建构之前的公正程序
    4.2 前提之间的建构
        4.2.1 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界分
        4.2.2 前提之间的循环建构
    4.3 循环建构中的法官前见
        4.3.1 循环理解的普遍性和难题
        4.3.2 法官前见在循环建构中的作用
    4.4 法律判决的形成
        4.4.1 休漠难题及法律推论所受到的诘难
        4.4.2 法律对事实的涵摄
        4.4.3 法律与事实间的演绎和归纳以及类推
        4.4.4 法律与事实间的等置和类型以及事物本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民法庭法官的司法过程与司法技术——全国32个先进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J]. 高其才,黄宇宁,赵小蜂.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02)
[2]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J]. 刘治斌.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02)
[3]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关系[J]. 杨建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7(02)
[4]类比法律推理的性质与难题[J]. 吴学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5]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J]. 郑永流.  法学研究. 2006(04)
[6]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与法治观念的冲突[J]. 周永坤.  现代法学. 2006(04)
[7]试论类比法律推理及其制度基础——以普通法的运作机制为例[J]. 刘克毅.  法商研究. 2005(06)
[8]法官是说谎者吗?——对德沃金《法律帝国》的维特根斯坦式批评[J]. 查尔斯·雅布隆,陈林林,刘诚.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05)
[9]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J]. 郑永流.  法学研究. 2004(01)
[10]哲学解释学与法律解释学——《真理与方法》对法学的启示[J]. 陈金钊.  现代法学. 2001(01)



本文编号:3671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671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4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