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村英郎民事诉讼法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30 09:58
日本的中村英郎先生是德意志法系圈著名的民事诉讼法学大家。他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民事诉讼理论及其制度的研究,在继承其父中村宗雄先生(同样一位著名民事诉讼法学大家)学说的同时,推陈出新,创建了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一块丰碑――“中村民事诉讼法学”。尤为可贵的是,中村英郎先生的研究始终是在法系这条主线之下展开的,主张任何民事诉讼理论的思考都离不开法系的视野,并将民事诉讼划分为“规范出发型民事诉讼”和“事实出发型诉讼”两种类别。 本文试图揭示法系的分析方式在民事诉讼中的表现,从而揭示诉讼法学思想的实质。本文也考察了中村民事诉讼法学在日本的影响,并且对于中村民事诉讼法学同相关学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和概说部分讨论了日本民事诉讼法学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影响,并且指出了对于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借鉴意义,在这一部分中,还简要地介绍了中村民事诉讼的基本观点、学派流变及其与其它学派之间的关系。正文第一部分从民事诉讼理论的解读方式出发,通过比较模式论和法系论这两种解读方式,得出解读方式的更新对提升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说
1.1 研究中村英郎法学思想的意义
1.2 中村英郎解读民事诉讼理论的方式
2 法系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方法论和民事诉讼目的论
2.1 民事诉讼方法论——法系视野下诉讼思维方式的思考
2.1.1 罗马民事诉讼方法论——“规范出发型”
2.1.2 日耳曼民事诉讼方法论——“事实出发型”
2.1.3 定位日本民事诉讼方法论
2.2 民事诉讼目的论——诉讼目的在法系视野下的解读
2.2.1 罗马诉讼目的论——“权利保护”
2.2.2 日耳曼诉讼目的论——“解决纠纷”
2.2.3 厘清日本诉讼目的论
2.3 小结
3 法系视野下的民事诉讼主体论和民事诉讼客体论
3.1 民事诉讼主体论——以法系视野下诉讼当事人的分析为例
3.1.1 罗马民事诉讼当事人
3.1.2 日耳曼民事诉讼当事人
3.1.3 日本民事诉讼当事人
3.2 民事诉讼客体论——以诉讼标的在法系视野下的剖析为例
3.2.1 罗马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3.2.2 日耳曼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3.2.3 日本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3.3 小结
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中村英郎先生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J]. 江伟,刘荣军. 法学家. 1999(03)
[2]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J]. 张卫平. 现代法学. 1996(06)
[3]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下)[J]. 张卫平. 法学评论. 1996(05)
[4]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上)[J]. 张卫平. 法学评论. 1996(04)
[5]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构筑初探[J]. 田平安. 中外法学. 1994(05)
本文编号:3698675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说
1.1 研究中村英郎法学思想的意义
1.2 中村英郎解读民事诉讼理论的方式
2 法系视野下的民事诉讼方法论和民事诉讼目的论
2.1 民事诉讼方法论——法系视野下诉讼思维方式的思考
2.1.1 罗马民事诉讼方法论——“规范出发型”
2.1.2 日耳曼民事诉讼方法论——“事实出发型”
2.1.3 定位日本民事诉讼方法论
2.2 民事诉讼目的论——诉讼目的在法系视野下的解读
2.2.1 罗马诉讼目的论——“权利保护”
2.2.2 日耳曼诉讼目的论——“解决纠纷”
2.2.3 厘清日本诉讼目的论
2.3 小结
3 法系视野下的民事诉讼主体论和民事诉讼客体论
3.1 民事诉讼主体论——以法系视野下诉讼当事人的分析为例
3.1.1 罗马民事诉讼当事人
3.1.2 日耳曼民事诉讼当事人
3.1.3 日本民事诉讼当事人
3.2 民事诉讼客体论——以诉讼标的在法系视野下的剖析为例
3.2.1 罗马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3.2.2 日耳曼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3.2.3 日本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3.3 小结
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中村英郎先生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兼论民事诉讼模式[J]. 江伟,刘荣军. 法学家. 1999(03)
[2]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J]. 张卫平. 现代法学. 1996(06)
[3]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下)[J]. 张卫平. 法学评论. 1996(05)
[4]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上)[J]. 张卫平. 法学评论. 1996(04)
[5]我国民事诉讼模式构筑初探[J]. 田平安. 中外法学. 1994(05)
本文编号:3698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69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