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4:36
本文关键词: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研究
【摘要】:债务加入,又称并存的债务承担,该制度最初源于民法,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未有明确规定。但理论与实务中基本都对这一制度予以认可,由于该制度在法律上的缺位,导致近年来大量的有关债务加入的纠纷成为司法审判的一个难点问题。但这一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债权担保功能、融通交易的重要价值却不容小觑。为此,各地法院也都为建立债务加入制度统一的裁判规则展开积极的尝试,如江苏省高院在其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中就专门对债务加入的成立形式、效力以及责任形式等做了具体的规定。虽然这些规范对于解决实践争议还显得过于原则,但其为推动这一制度在民法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税法领域,有关债务加入制度的讨论却鲜有所闻。多数学者认为税收债务是一种法定债务,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变更和撤销。对此种第三人通过协议或承诺的方式加入到他人税收债务关系的情形应坚决予以否定。这种过分强调税收债务特性的观点其实忽略了税收债务作为“债”的本质属性。在税收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享有要求债务人为特定给付以实现其债权请求权的权利,债务人一方负担有向债权人为特定给付清偿债务的义务。对于债权人来说,只要能够确保债权得以实现,究竟是由何人为之给付其实并不重要。而债务加入制度的引入反而能够起到强化债权人租税债权的效果,债务人并不退出原债之关系,第三人加入到税收之债关系中,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清偿责任。该制度能够实现在尊重当事人协议自由与保障税收债权二者之间的双向平衡,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研究价值。鉴于此,本文尝试在税法上就债务加入制度进行研究,文篇以实践中典型的税收债务纠纷案例为主题引入,并创新性的提出借鉴民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原理来解决类似问题的可行性思路并展开具体分析论证:首先基于就民法上债务加入制度的法理、实践法分析与税收债务的特殊性考虑,分析在税法上引进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和需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进而通过借鉴德国税法上的制度设计经验与民法上的理论、实践研究成果,最终提出在税法上引入债务加入制度可能的两种路径:第三人得成为债务关系主体或者仅能成为私法债务关系主体的两种情形。当然,税收债务毕竟不等同于私法债务,在我们从二者的共性出发尝试借鉴私法原理解决税务纠纷的同时,也要关注到税收债务的特性,有所取舍,有所发展。唯此,才能真正让这一制度在税法领域扎根成长,更好的服务于税法理论的研究与实务争议的解决。
【关键词】:债务加入 税收债务 连带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5;D922.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1 问题的提出10-12
- 1.1 案情简介10-11
- 1.2 本案的争议焦点及问题的引入11-12
- 2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法理分析12-19
- 2.1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概念12-13
- 2.2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形式13-16
- 2.2.1 债权人参与协议的两种情形13-14
- 2.2.2 第三人与债务人协议14-16
- 2.2.3 第三人向债权人单方承诺16
- 2.3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与相近制度的区分16-19
- 2.3.1 与民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16-17
- 2.3.2 与纳税保证17-19
- 3 债务加入制度引入税法的实践法分析19-22
- 3.1 债务加入制度的税法规范缺位19
- 3.2 债务加入制度引入税法需重点关注问题总结19-22
- 3.2.1 债务加入协议的性质20
- 3.2.2 第三人的法律地位20
- 3.2.3 债务加入的责任形式20-21
- 3.2.4 第三人履行义务后的求偿权21-22
- 4 德国税法上的制度内容及启示22-25
- 4.1 制度规范的主要内容22-23
- 4.2 制度规范的几点启示23-25
- 4.2.1 制度规范设置的原则精神23-24
- 4.2.2 关于债务加入协议的性质认定24
- 4.2.3 第三人的主体地位问题24
- 4.2.4 对第三人履行义务后的求偿权规定24-25
- 5 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模式构建25-36
- 5.1“一个借鉴”——民法上制度设计的几种思路25-27
- 5.2“两种路径”——税法上的债务加入制度构建的两种可能27-32
- 5.2.1 第三人得为税收债务关系之主体的情形28-30
- 5.2.2 第三人仅为私法债务关系主体的情形30-32
- 5.3 对案例的再讨论及制度路径的选择建议32-36
- 5.3.1 两种路径下对案例的再讨论32-34
- 5.3.2 税法上债务加入制度的路径选择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0-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傅梦孜;;发展中国家债务战略的新方向[J];国际展望;1990年09期
2 党治国;债事银行刍议[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0年12期
3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破产企业债务担保连带责任解决办法的通知[J];河北政报;1995年11期
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通知的通知[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05期
5 曾晖;;谁动了我的土地[J];廉政w,
本文编号:751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75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