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法律制度对环境影响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22:26
本文关键词:中英法律制度对环境影响评价作用的比较研究
【摘要】:自美国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立法以来,环境影响评价在全球已经有了近40多‘年的历史。尽管各国的发展状况不一,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环境污染预防方面的突出效果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开展的前提和框架,必须按照法律的约定。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等法律条文和法律强制力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根本的保障。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建设和立法的时间上比欧美国家起步较晚,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经验和法律法规的数量和质量也不够丰富。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尤其是立法方面的保障还需要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作法,取长补短,以此来丰富、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进而更好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最终达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目的。本论文选取了英国做为比较的国家,英国做为欧盟中较早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英国在立法制度、法律体系上又是英美法系的起源国。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中、英两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法律上的种种对比,找出我国在立法方面的欠缺,学习世界先进的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和发展方向,以此来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更好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保护我国环境。本文通过查阅、分析、归纳大量文献资料,从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出发,在比较中英两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历史、立法背景和法律法规各个内容的基础上,归纳了中英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各个特点,并重点比较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条文体系、评价的法律规定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和类别,并研究了英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上的不同。通过研究总结,跟踪英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的最新动向。以此希望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前提下,通过中英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分析,借鉴英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上的先进经验,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 立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56.1;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0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10-17
- 1.2.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0-13
- 1.2.2 环境影响评价全球立法发展过程13-15
- 1.2.3 采用英国做为比较样板的原因15-17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框架17-20
- 2 中英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环节比较研究20-28
- 2.1 中英法系的比较20-21
- 2.1.1 英国的法律体系20
- 2.1.2 中国的法律体系20-21
- 2.2 中英立法机构与程序的比较21-23
- 2.2.1 英国的立法机构与程序21-22
- 2.2.2 中国的立法机构与程序22-23
- 2.3 中英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历程的比较23-26
- 2.3.1 英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历程23-25
- 2.3.2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历程25-26
- 2.4 小结26-28
- 3 中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实践比较研究28-50
- 3.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的比较28-32
- 3.1.1 英国的环评法律体系28-31
- 3.1.2 中国的环评法律体系31-32
- 3.2 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和类目的比较32-34
- 3.2.1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主体比较32-33
- 3.2.2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类目比较33-34
- 3.3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比较34-40
- 3.3.1 英国的环评程序34-37
- 3.3.2 中国的环评程序37-40
- 3.4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比较40-43
- 3.4.1 英国环评的公众参与40-42
- 3.4.2 中国环评的公众参与42-43
- 3.5 环境影响评价监控和审计的比较43-44
- 3.5.1 英国环评的监控和审计43-44
- 3.5.2 中国环评的监控和审计44
- 3.6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评估、缓和方法的比较44-47
- 3.6.1 英国采取的方法44-46
- 3.6.2 中国采取的方法46-47
- 3.7 小结47-50
- 4 英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发展趋势及其借鉴50-56
- 4.1 英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新理念50-51
- 4.2 全方面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51-54
- 4.3 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发展前瞻54-56
- 5 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建议56-61
- 5.1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范围56
- 5.2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56-57
- 5.3 完善公众参与实施细则57-58
- 5.4 完善新环境领域的立法内容58
- 5.5 完善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主体法律责任58
- 5.6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地方考核机制58-59
- 5.7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普法机制59
- 5.8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第三方机构介入机制59
- 5.9 培养环评专业法务人员和技术人才59-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守秋;;论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2期
2 刘磊;周大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式与方法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2009年05期
3 蔡玉梅;李天威;王昊;;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4 欧阳辰秉;张智慧;刘建生;;英国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07年06期
5 张勇,杨凯,王云,叶文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评估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6 丁疆华,舒强;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的发展[J];环境与开发;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丽;;英国空间规划SEA/SA制度背景和实践回顾[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巩羿;英国空气污染治理经验对我国空气治理政策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94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794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