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浅析美国陪审团制度下法官权力——反观中国司法公正之路

发布时间:2017-09-29 21:46

  本文关键词:浅析美国陪审团制度下法官权力——反观中国司法公正之路


  更多相关文章: 法官 中立 法官职责 程序正义


【摘要】:司法审判作为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途径,一定要确保社会正义的实现。法官作为作出司法裁判的主体,是"法"或"正义"的化身,应当通过证据尽可能还原案件事实真相,然而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受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性。本文从1933年美国最高法院受理的Quercia诉美国政府案为契机,浅窥法官在英美法系审判中的职责及中立地位的要求。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官 中立 法官职责 程序正义
【分类号】:D971.2;D926
【正文快照】: ·228·Business一、传统关注点——以陪审团为切入点陪审团制度是一项审判制度,其基本程序主要包含有起诉、预审、组成陪审团、实施审理、法官做出总结、陪审团裁决、法官做出判决等。而这些都是围绕着陪审团这一核心而展开。当今中国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着许多困难,而其中最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凯;论我国刑事诉讼审前司法审查机制的建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祥红;刑事简易程序改革和完善之思考[J];河北法学;2001年06期

3 阮传胜;论贿赂推定及其适用[J];河北法学;2004年11期

4 黄文;;法官的中立问题探讨[J];河北法学;2006年05期

5 陈永生;论刑事诉讼法的可诉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张泽涛;;陪审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考察对象[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孙桂华;;英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陈永生;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王国忠;刑事沉默权规则的立法构想──兼论刑事诉讼法第93条的完善[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10 许能凤;;中越检察机关检察权比较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单民;周洪波;;检察机关终止刑事诉讼及其制约之比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罗力彦;;浅谈交叉询问中的诱导性询问[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李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探索[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5 李艳华;;公正与效率:20世纪西方司法变革的艰难主题——以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为考察例证的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6 屈文生;;普通法令状研究综述:渊源、人物及文献[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苏敏华;“罗马规约”程序与证据规则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邹涛;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锁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学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7 张建伟;刑事司法体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8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金柄权;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崔天送;犯罪被害人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金燕;我国医疗损害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连志;辩诉交易制度国际比价及借鉴[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肖云峰;辩诉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郑英超;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振球;刑事搜查扣押司法审查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韩国鹏;中国“亲亲相隐”制度及其现代立法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延友;陪审团移植的成败及其启示——以法国为考察重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2 陈伟;;并非“陪审”的陪审团制度[J];书屋;2006年09期

3 朱军;;美国高校学生违纪的准司法裁决制度探析——以陪审团制度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7期

4 朱军;;管窥美国校园陪审团制度[J];当代世界;2008年07期

5 朱军;谢芳;;美国高校学生违纪的准司法裁决制度探析——以陪审团制度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刘世彤;;美国陪审团制度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司法;2008年09期

7 贺建勇;朱炜;;对美国陪审团制度的考察与评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8 黄梅艳;;浅议美国陪审团制度[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9 章文君;程乐;;香港陪审团指示与语用学合作原则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宋鹤年;;论行政程序与人性的关系——美国陪审团制度的法理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肖霖;陪审团制度与审判公正[N];法制日报;2002年

2 北京市委党校法学部 宋冰;当代美国陪审团审判之争[N];检察日报;2009年

3 方金刚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俄罗斯的陪审团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4年

4 张 吉;在新西兰旁听陪审团审案想到的[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辛华;俄罗斯试行陪审团制[N];人民公安报;2002年

6 清华大学副教授 易延友;日本司法获取民心的新动作[N];南方周末;2009年

7 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胡铁;陪审团制度:“走出去”企业应重视[N];国际商报;2014年

8 朱立恒;英国陪审团制度的起源[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田志超;从美剧中了解美国的陪审团制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远方;药家鑫案法院问卷听民意是否妥当[N];中国商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君;美国的陪审团制度[D];武汉大学;2005年

2 檀磊;美国司法审判陪审团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苗伟;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合理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杜洁;中古英格兰陪审团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5 罗韬;论英美刑事陪审团的神学渊源[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6 张军见;美国陪审团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陈朝华;英国大陪审团制度的历史考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高建学;论美国侵权法上判断过失的合理人标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赵昕;中英司法大众化若干制度与实践之比较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10 宋秋艳;美国陪审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44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944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c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