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外合同冲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
发布时间:2022-01-20 15:54
国际私法法律选择理论和方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孕育于德国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最早在《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中正式确立。后来欧洲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都普遍接受了该理论,晚近包括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在内的几近所有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其现已发展成为法律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最密切联系原则是当今最新的法律选择理论,实现了对传统法律选择理论和方法的诸多突破,极具启发意义。但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对传统冲突规则进行改进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先天和后天的诸多不足,这突出体现在最密切联系原则最初所应用的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中。本文以涉外合同作为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领域,以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具体运用作为研究核心,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基本概念作为切入点,以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现状作为研究基础,深入剖析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理论、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具体运用。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基本概念
2.1 基本含义
2.2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历史沿革
2.2.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起源
2.2.2 美国冲突法革命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影响
2.2.3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立
2.3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律地位
2.3.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定性
2.3.2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客体
第三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现状
3.1 涉外合同的含义
3.2 确定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
3.2.1 行为地法原则
3.2.2 意思自治原则
3.2.3 最密切联系原则
3.3 最密切联系地的具体运用
3.3.1 质与量的分析
3.3.2 特征履行分析
第四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4.2 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4.2.1 国内国际私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4.2.2 域外国际私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4.3 司法上存在的问题
4.3.1 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错误认识
4.3.2 判决文书中说理不充分
4.3.3 法院地法倾向
第五章 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建议
5.1 完善理论上的不足
5.2 完善立法上的不足
5.2.1 国内立法之完善
5.2.2 域外立法之完善
5.3 完善司法上的不足
5.3.1 构建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
5.3.2 提高裁判人员的司法素养
5.3.3 完善外国法查明的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司法适用[J]. 卢月. 时代法学. 2015(04)
[2]关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几个问题[J]. 李双元. 时代法学. 2012(03)
[3]论最密切联系的司法原则化[J]. 刘想树. 现代法学. 2012(03)
[4]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反思及其完善——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中心[J]. 郭玉军. 清华法学. 2011(05)
[5]国际私法特征性履行方法的法哲学思考[J]. 徐冬根.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03)
[6]论我国涉外合同纠纷法律适用默示意思自治不可行[J]. 郭文利. 河北法学. 2010(07)
[7]美国冲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新探[J]. 许庆坤. 环球法律评论. 2009(04)
[8]司法解释与立法的耦合:中国国际私法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J]. 丁伟. 时代法学. 2007(05)
[9]论国际私法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以《民法通则》第145条第2款和《合同法》第126条为例[J]. 李旺.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10]从自由裁量权角度论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J]. 徐伟功. 法学评论. 2000(04)
本文编号:3599106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基本概念
2.1 基本含义
2.2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历史沿革
2.2.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起源
2.2.2 美国冲突法革命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影响
2.2.3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立
2.3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律地位
2.3.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定性
2.3.2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客体
第三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现状
3.1 涉外合同的含义
3.2 确定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
3.2.1 行为地法原则
3.2.2 意思自治原则
3.2.3 最密切联系原则
3.3 最密切联系地的具体运用
3.3.1 质与量的分析
3.3.2 特征履行分析
第四章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4.2 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4.2.1 国内国际私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4.2.2 域外国际私法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4.3 司法上存在的问题
4.3.1 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错误认识
4.3.2 判决文书中说理不充分
4.3.3 法院地法倾向
第五章 完善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建议
5.1 完善理论上的不足
5.2 完善立法上的不足
5.2.1 国内立法之完善
5.2.2 域外立法之完善
5.3 完善司法上的不足
5.3.1 构建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
5.3.2 提高裁判人员的司法素养
5.3.3 完善外国法查明的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司法适用[J]. 卢月. 时代法学. 2015(04)
[2]关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几个问题[J]. 李双元. 时代法学. 2012(03)
[3]论最密切联系的司法原则化[J]. 刘想树. 现代法学. 2012(03)
[4]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反思及其完善——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中心[J]. 郭玉军. 清华法学. 2011(05)
[5]国际私法特征性履行方法的法哲学思考[J]. 徐冬根.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03)
[6]论我国涉外合同纠纷法律适用默示意思自治不可行[J]. 郭文利. 河北法学. 2010(07)
[7]美国冲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新探[J]. 许庆坤. 环球法律评论. 2009(04)
[8]司法解释与立法的耦合:中国国际私法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J]. 丁伟. 时代法学. 2007(05)
[9]论国际私法中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以《民法通则》第145条第2款和《合同法》第126条为例[J]. 李旺.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10]从自由裁量权角度论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J]. 徐伟功. 法学评论. 2000(04)
本文编号:3599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59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