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江苏省宿迁市交通警察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00:49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宿迁市交通警察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警察的工作,长期处于高危险、高压力的状态下,导致警察行业是职业倦怠现象的一个高发群体,职业倦怠带给警察身理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容易降低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近年来,多种媒介相继报道,警察这个群体积劳成疾,以及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员比例较大;同时,媒体也报道出少数警察对人民求助不热心,甚至违法乱纪现象。尤其是近几年,伴随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同时,伴随着我们国家国际地位的近一步提高,在我国国内所进行的各种国际性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在警力缺乏情况下,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与顺利开展,基层警察经常加班工作,以些来完成各种保卫任务。同时,在工作中,面临的人身风险与突发生事件机率远远超过其它行业,并且,警察的身心长期处于疲惫的工作状态,身心压力较大,而职业倦怠现象随之产生。 交警这个特殊群体,肩负压降事故和保障道路畅通的使命。但是工作的特殊性,让他们长年累月处在高度的紧张和疲劳状态,身心压力较大,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身心健康状况容易进一步滑坡,进而职业倦怠情况出现。所以,探讨和研究交警的职业倦怠与倦怠心理,有利于提高交警抗压能力与身心健康问题,能有效降低交警职业倦怠问题,对于保证交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突发的大背景下,对维护社会稳定、压降交通事故、保障路面畅通、为宿迁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交警这群体进行分析研究,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职业倦怠测量表,对当前江苏省宿迁市交通警察的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分析,明确其表现出来的几种情形,同时通过综合分析对导致职业倦怠形成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了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能有效降低江苏省宿迁市交警职业倦怠的几点对策,以提升宿迁市交警的心理健康,为提升警员工作效率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为交警职业倦怠理论尽自已的一点力量。从实际工作中看,可以有效保障交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分析解决交警的职业倦怠问题,有利于提升交警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起到保障交警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对打造良好的警民关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我们全体交警,必须强化宗旨观念、规范工作行为。如果交警放松了理论学习、放松了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引发为民服务理念的淡化、工作作风浮于表面,工作责任心缺失,对待群众言行粗暴,这将严重影响警民关系,难以让群众理解和支持交警工作,有损交警在群众中的形象。如果对于少数交警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不够及时的发现、不能够科学地去处理与化解,很有可能会强化民警的负面心理状态,使交警对自身行为要求放松,最终导致交警在执法中出现不应该有的以权谋私与腐化堕落等违纪问题,更有可能出现其它更严重的违法现象,影响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还有利于民警个人的综合发展。及时发现并正确解决交警的职业倦怠问题,可以让交警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目前交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困境,不会因为一个暂时的困境而产生退缩、躲避的消极态度,可以坚定交警工作会越来越好的工作信心,可以更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交警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份发挥交警个体的潜力、提升交警的综合素质。 本文的创新点:首先在选题上,本文是对江苏省宿迁市交警职业倦怠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明确的地域针对性,在江苏省宿迁市交警职业倦怠研究中属首次,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倦怠 交通警察 心理健康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13;C91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9
  • 第一章 绪论9-15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2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四、可能的创新点13-15
  • 第二章 职业倦怠理论研究概述15-21
  •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15
  • 二、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现状15-18
  • 三、国内职业倦怠研究现状18-20
  • 四、职业倦怠研究发展的新趋势20-21
  • 第三章 江苏省宿迁市交通巡逻警察职业倦怠表现21-27
  • 一、工作倦怠基本测量方法21-23
  • 二、调研问卷的设计和样本选取23-24
  • 三、江苏省宿迁市交通巡逻警察职业倦怠表现24-27
  • 第四章 江苏省宿迁市交通巡逻警察职业倦怠成因分析27-30
  • 一、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27
  • 二、核心价值观的打造力度不足27-28
  • 三、执法环境改变带来的压力28-30
  • 第五章 有效缓解江苏省宿迁市交通巡逻警察职业倦怠的对策30-42
  •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福利制度30-31
  • 二、改善民警工作条件31-34
  • 三、加强和谐警营文化建设34-36
  • 四、引导民警自我完善和调整36-37
  • 五、取得社会和家庭的理解与支持37-38
  • 六、整合和完善激励机制38-40
  • 七、加强心理培训和心理辅导40-42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42-44
  • 一、研究结论与研究成果42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42-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长华;刘晓林;;监狱警察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人格特点关系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王来宾;;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之关系[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徐洪波;;职业倦怠理论研究成果综述[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4 陆勇华;;提炼公安精神 打造和谐警营[J];公安教育;2006年12期

5 蒋奖,张姝s,

本文编号:297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97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a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