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视频监控的犯罪防控效果及空间差异——以苏州市姑苏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4-01 07:00
采用双重差分法,对苏州市姑苏区2014~2016年的警情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警用治安视频监控的犯罪防控效果。结果表明,视频监控对犯罪具有明显的抑制性作用。在案件类型上,视频监控对盗窃类案件的防控效果较好,但对盗窃电动自行车、盗窃电动车电瓶的防控效果较小。在时间维度上,与节假日相比,对工作日犯罪的抑制效果更好;与晚上相比,对白天犯罪的抑制效果更好。针对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所获取的重点区域,与警务人员访谈和实地调研后发现,视频监控的犯罪防控效果与周边地理环境、人流密集程度、警务情况等密切相关。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9100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目标区和控制区示例Fig.1Sampletargetandcontrolareas
显著。因此,视频监控的安装对于总体犯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3.2视频监控对不同类型犯罪的防控效果与前述类似,分别计算治安类、刑事类、盗窃类、盗窃电动自行车类和盗窃电动车电瓶类案件在每个监控位置处的案件密度DID值,并绘制其箱形图(图3)。可以看出,对于这5类案件来说,绝大多数监....
图3各类犯罪的双重差分值箱形图
图2监控安装前后总体案件密度变化
威慑作用出现下降。另一方面,根据日常活动理论,特定地方内潜在犯罪者、适宜被害目标和无效防控力量的交互频率越高,该地方内的犯罪水平也就越高[26],这就意味着节假日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中会发生更多的犯罪案件,从而导致了视频监控的威慑作用下降。33.4视频监控对总体犯罪影响的空间差异....
图4视频监控防控犯罪效果的空间差异Fig.4SpatialpatternsofCCTV’seffectontotalcrime
本文编号:4039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4039100.html
上一篇:消防指战员冬季体能训练有效性实证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