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习惯法视角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本文关键词:从民族习惯法视角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更多相关文章: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民族习惯法 民族伦理道德文化 社会控制力 犯罪预防
【摘要】: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民族地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高发趋势,犯罪行为具有反复性、长期性、非暴力性与受害对象特定化,并且犯罪呈现高暗数以及案件处理具有民间性等特点。分析认为传统社会控制式微是犯罪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族习惯法在民族地区防范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中,通过强化民族伦理道德文化对该类行为的否定性评价,约束与威慑性侵行为人、指引社会成员远离性侵犯罪,增强民间社会控制力,达到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与目的,协同国家制定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民族习惯法 民族伦理道德文化 社会控制力 犯罪预防
【基金】:贵州省法学会、贵州省政法委重点调研项目“贵州省性侵未成年女性犯罪情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KT201401[Z])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183;D669.5
【正文快照】: 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不断发生,如何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备受关注。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数据显示,2013至2015年,全国法院审结猥亵儿童犯罪案件7610件,判处6620人。其中,2015年审结2861件,与2013年1921件相比,增加48.93%,[1]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现象呈持续上升趋势。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道荣;未成年人犯罪的最新动向与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5期
2 ;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网络[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6期
3 栗占荣;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叶敏;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王永生;放宽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条件之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0期
6 杨继武;“亚伯拉翰”式悲剧如何才能不在我国重演——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黄琳琳,张瑞芝;发挥律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律师;2000年03期
8 贺蔚;;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依法防范未成年人犯罪[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8期
9 潘志刚;;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预防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11期
10 李育全,马雁;新形势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与探索[J];求实;200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2 刘为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辉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政府预防与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许家铭;;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矫正[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赵翠华;;家庭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因素分析——以贵州省男性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
本文编号:560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56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