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社会敌意”:犯罪学范畴体系中的整体论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01 18:16

  本文关键词:“社会敌意”:犯罪学范畴体系中的整体论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敌意 犯罪学 范畴体系性思考


【摘要】:"社会敌意"作为一个解析当下我国社会冲突与群体事件的工具性概念,引起犯罪学界很大争议。在犯罪学范畴体系中,从整体论角度看,这一范畴定位上需明晰三个维度:犯罪本源抑或犯罪具体原因范畴、犯罪学范畴还是社会学范畴、主要解释有组织性(群体性)事件还是个体性事件的基础性概念。在此基础,回应学界:该范畴定位为冲突现实所激发的特定犯罪问题的的原因概念,应"标定"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明确对现实特定犯罪现象所指涉的具体内涵。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
【关键词】社会敌意 犯罪学 范畴体系性思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犯罪问题研究”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法律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长株潭一体化中犯罪迁移与法律对策研究”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近年来在我国犯罪学界,“社会敌意”这一范畴引起广泛关注,由此激发了学界热烈的争鸣。然而,这种讨论尚没有深入到犯罪学学科范畴体系的整体视域中进行本体性的探讨与思考,因此尚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为此,笔者尝试从本学科范畴体系中展开整体性思考与分析,以望能够推动这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艺军;;三期寄语[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3期

2 周路;犯罪学实证研究之我见[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3 张鸿巍,黎定锋;西方社会生态犯罪学的新近发展[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戴宜生;面临挑战 首重实证——世纪之交时对犯罪理论研究的期望[J];公安研究;1999年03期

5 Hans Joachim Schneider,赵宝成;比较犯罪学:目的、方法与结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4期

6 黎明珠;台湾中正大学犯罪学研究访问团与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会议综述[J];犯罪研究;2004年06期

7 陈晖;试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姻[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继往开来 开拓思路 紧跟形势 抓住热点——2003年上海市犯罪学学会代表大会暨犯罪理论研讨会日前隆重举行[J];犯罪研究;2003年06期

9 管晓静,郝宏奎;中国犯罪学第八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公安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0 王敏;关于我国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贵萍;;对贵阳市拐卖儿童犯罪的犯罪学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甘建一;;法医学被鉴定人与犯罪学中被害人的相关性探讨[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牧;;犯罪现象存在论[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4 林勇;张东军;胡泽卿;毛远毅;王彬;;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洪沛霖;;初探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犯罪的根源[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6 马亚雄;靳高风;;犯罪学学科与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贾桂海;;寻找安全之路——犯罪学的向度与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陈兴良;;群体犯罪学的理论框架——行为科学在犯罪学中的运用[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9 皮艺军;;犯罪学Vs刑法学——刑法学话语霸权之终结[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宋浩波;;论犯罪学的社会医学性质——兼论犯罪学与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建设[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05级 张媛媛;从犯罪学的角度看严打[N];驻马店日报;2010年

2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赵宝成;校园袭击案的犯罪学分析[N];检察日报;2010年

3 王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会长,亚洲犯罪学学会副主席;犯罪学的方法论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欣;从实然到应然:本体犯罪学VS规范刑法学[N];检察日报;2009年

5 陆逸文;应对校园学生犯罪之策[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刘文晖;“灭门案高发”的说法并不准确[N];检察日报;2007年

7 张倩;警惕暴力亚文化现象[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尹传红;科学“福尔摩斯”[N];大众科技报;2010年

9 湖北总队医院;由“破窗理论”引发的管理思考[N];人民武警;2009年

10 邹云翔;对于潜在被害人予以特殊保护并无不妥[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恒山;腐败犯罪控制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屹立;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罗嘉司;竞技体育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唐永军;中国白领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邦惠;精神病态男性罪犯自我的特点[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然;犯罪学方法论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龙文进;论犯罪学视野下的同性恋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彭江华;犯罪学语境下的中亚国际恐怖主义[D];新疆大学;2005年

4 文竹;陕西省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治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赵小亮;公安警察职务犯罪的原因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雪冰;治安防控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红;诈骗犯罪的犯罪学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田青;中国现阶段犯罪率增长与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关系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张娜;少年暴力与暴力文化相关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孟强;我国“富豪刑事被害”的犯罪学思考[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05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05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