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户籍限制的中央最优与地方最优的差异及其调控
本文关键词:城市户籍限制的中央最优与地方最优的差异及其调控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户籍限制 中央政府最优值 人均公共福利 边际拥挤成本
【摘要】:该文通过一个两地区劳动力流动模型,分析得出:城市户籍限制的中央最优值取决于城市区域与城市外部区域间经济异质性上的初始条件;城市户籍限制的中央最优值与地方最优值之间的差距与城市内、外人均公共福利、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差距正相关,而与城市政府对市民征税水平、城市政府对本地GDP增长的重视程度负相关;如果某城市的上述正相关影响变量值越大,或者负相关影响变量值越小,则其地方政府制定的户籍限制政策越是需要中央政府调控。然后,以上述模型分析为基础,该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55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公共福利、边际拥挤成本和人力资本回报率等项上的指标水平,得出针对不同城市的户籍政策的分类调控建议:认为只有那些人力资本回报率及人口密度均高于平均水平的城市,才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户籍限制。但建议中央应通过调控来缩小户籍限制的地方最优值与中央最优值的差距;对于其它城市则应取消户籍限制。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城市户籍限制 中央政府最优值 人均公共福利 边际拥挤成本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054);“中国主要大城市户籍人口拥挤成本估算模型与户籍政策设计”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73);“中国特色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HKXZD004);“改善基本民生的公共财政改革制度框架和技术路径研究”
【分类号】:D631.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我国现存的城市户籍限制政策的制度根源最早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发展任务是在一个农业国如何尽快实现工业化。为此,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选择了一条高积累与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林毅夫等,1994)。与此相适应,我国逐步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2 汪立鑫;王彬彬;黄文佳;;中国城市政府户籍限制政策的一个解释模型:增长与民生的权衡[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3 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制度创新互动[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2 葛晓鳞;田丽;;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刘立;非北京应届毕业生进京指标制度改革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宁薛平;文启湘;;金融中介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胡爱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与障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4期
6 程贯平;劳动力市场分割文献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余征;牟晓娟;;近十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0期
9 唐茂华;工资差异、城市生活能力与劳动力转移——一个基于中国背景的分析框架[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10 逯进;;制度约束、二元人口流动与中国城市化的有序进程——基于“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的实验经济学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莹;;大学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徐增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同城待遇”与获得机制——对中山市“积分制”的调查与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其友;;居民劳动要素供给行为变迁的制度解释[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叶建亮;;歧视性公共产品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对户籍制度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金芝;;城乡统筹就业[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刘飞勇;;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冬梅;蔡文伯;;新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失业的影响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4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琼;经济结构调整与最低工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许秀川;重庆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目标差距与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蒲婷婷;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振宇;诸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曾沛源;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曾治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公共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娴;来沪人员社区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伍国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明香;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均衡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沈公韬;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制制度变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陈琅;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顾骏;关于上海流动人口管理的深层次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李健英;;户籍制度在转轨时期的特点及其路径依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蔡f ,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年12期
5 朱宇;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J];南方人口;2004年03期
6 张惟英;;拉美过度城市化的教训与北京人口调控[J];人口研究;2006年04期
7 彭希哲;郭秀云;;权利回归与制度重构——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7年04期
8 李若建;城镇户籍价值的显化与淡化过程分析[J];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9 杨立雄;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最新研究的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从“暂住证”到“居住证”——城市户籍制度的一大进步[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06期
2 ;城市新移民[J];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01期
3 王清;;地方财政视角下的制度变迁路径分析——以当代中国城市户籍制度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志德;;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城市户籍的供需均衡与实现[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4期
5 唐杰;;二代优先:当前城市户籍政策调整的一种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6 本刊编辑部;;四川省推进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J];贵州政报;2003年08期
7 ;城市新移民的话语权与政治参与[J];南风窗;2013年21期
8 ;北上广深落户政策或将收紧 小城市全面放开限制[J];中国民商;2014年02期
9 黄忠顺;;当前城市户籍制度问题的文化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高峰;;不能剥夺农民的土地[J];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国英;城市户籍制度还有多大价值[N];贵阳日报;2005年
2 黄顺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户籍制度 改革路漫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杨涛;暂住证变居住证彰显了城市文明法治的进步[N];法制日报;2007年
4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守营;农民市民化:“低门槛渐近式”放开城市户籍[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5 燕农;广州十万落户指标“没人要”的反思[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非转农”,不过是人才逆淘汰[N];杭州日报;2006年
7 董克伟;城市户籍大门应向农民工打开[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廖文伟;长沙发现清代户口本[N];湖南日报;2000年
9 郭奔胜;江苏向技能农民工降低城市户籍门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张贵峰;对城市户籍等级化的质疑[N];中国改革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彬彬;中国城市户籍限制影响因素及其改革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0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6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