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探
本文关键词: 马锡五 审判方式 群众路线 实事求是 出处:《法学家》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锡五审判方式是陕甘宁边区司法的典范。边区特有的战时环境、乡土环境、边区社会转型和边区司法改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产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实质是联系群众、为了群众,其普适的价值是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化解边区在战时的各种社会矛盾,稳定边区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应该正确认识与评价马锡五审判方式。继承马锡五审判方式,是要继承其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不是对其形式的简单继承。
[Abstract]:Ma Xiwu trial method is the model of the Shaanxi-Gansu-Ningsia Border region, which has its own wartime environment and local environment.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border region and the judicial reform of the border region together contributed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trial mode of Ma Xi-wu.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e trial mode of Ma Xi-wu was to connect with the masses for the sake of the masses. Its universal value is that justice is for the people and judicial justice. Ma Xi-wu trial mod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stabilizing the social order in the border area in wartime. It has produced good social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Ma Xi-wu 's trial method. To inherit Ma Xi-wu 's trial mode is to inherit the spirit of relying on the masses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for the masses. Rather than a simple inheritance of its form.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陕甘宁边区社会和谐的法律保障研究”(项目编号:06XFX004)的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法制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1YJC7100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喻中;;吴经熊与马锡五:现代中国两种法律传统的象征[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3 肖周录;马京平;;陕甘宁边区民事法律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彬;胡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冲突解决机制透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2 韦志明;;法律权威在农村被弱化的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骆绪刚;王荣利;;论农民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5 刘忠;;“从华北走向全国”——当代司法制度传承的重新书写[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侯欣一;;谢觉哉司法思想新论[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7 卢建军;;解决民间纠纷的立场定位与路径选择——从两则案例说起[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8 李麒;;民间水规的法文化解读——以明清山西河东地区水利碑刻为中心的讨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9 刘宝璋;;论民间法对法治建设的可能性贡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马文哲;刘辉;;农村环境法治视野下的环境习惯法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志相;周舜隆;;在制度供给中嶼出基层法治之路——兼论人民法庭的传统与改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牧仁;;蒙古民族传统法律体系与当代草原环境的保护[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4 董巍;;盐业契约制度与现代合同法研究——“一物二卖”在盐业契约与现代合同法中的比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5 姜裕富;;村规民约的效力:道德压制,抑或法律威慑[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华;冯绍霆;;试论清代上海地区房地产交易中的加叹[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7 刘贵田;王素霞;;中共政党权力监督的理论与实践[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希坡;;应正确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指示的精神实质——学习董必武关于中央发布的这一指示的有关论述[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9 吕伯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渊源——论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10 王平原;;董必武等领导的华北根据地《民法典》起草情况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蓓蓓;新时期乡村题材法制电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夏泽祥;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尚海涛;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业雇佣习惯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嫣;中国巡回审判史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付华华;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6 高运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7 邓彬;农村基层法庭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钱苏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珏;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现代化改造[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徐晶晶;抗战时期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全娥;李娟;;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及其学术价值[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黄宗智;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J];读书;2005年02期
3 秦立海;“雷击事件”促成大生产运动[J];文史博览;2005年21期
4 张希坡;;抗战时期延安雷击事件的启示[J];法学杂志;1992年03期
5 朴尚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与哥老会关系论析[J];近代史研究;2005年06期
6 汪世荣;;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对民事习惯的调查、甄别与适用[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7 赵刚印;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许章润;;书生事业 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J];清华法学;2004年01期
9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社会观察;2005年03期
10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凤英;;开创新中国民主司法模式的“马青天”[J];党史纵横;2010年03期
2 张a\;;司法为民的楷模——记马锡五和马锡五审判方式[J];中国审判;2006年08期
3 杨永华;方克勤;;陕甘宁边区审判方式的一个范例[J];现代法学;1980年03期
4 张芳芳;论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抗日根据地司法制度的影响[J];广东党史;2001年04期
5 肖洪泳,徐阳光;论马锡五审判方式对当前司法工作的借鉴作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S1期
6 魏斌;马锡五审判方式再认识[J];西江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余钊飞;;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再思考[J];中西法律传统;2009年00期
8 朱征夫;;俭朴的正义: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启示[J];同舟共进;2009年07期
9 佟季;;新中国成立60年人民法院诉讼调解情况分析——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我国的当代司法价值[J];人民司法;2010年07期
10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现代法治[J];福建法学;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淑彬;胡恋梅;;马锡武审判方式在当代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元跃旗;;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与启示[A];弘扬延安精神实践“三个代表”[C];2002年
3 肖向平;;试论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创新发展[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瑞秀;;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1年会文集[C];2001年
5 党玲侠;;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A];从《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志相;周舜隆;;在制度供给中嶼出基层法治之路——兼论人民法庭的传统与改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占安;;深刻理解群众路线领导方法的思想内涵——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A];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集[C];2004年
8 马献钊;司明灯;;设立少年法院是少年司法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泉钧;;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论八十年来党建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黄远平;;组织群众 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谈人大工作的群众路线[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洪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促进司法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法学博士 王韶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征、精髓及其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记者 王烨;马锡五审判方式展厅在甘肃落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希坡;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人民司法工作的一面旗帜[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陈海发邋冀天福;河南全面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张勇健;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人民法庭审判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法院院长 何耀明;弘扬和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邓红阳;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应合理分工互为补充[N];法制日报;2008年
9 记者 钱兰 实习生 顾冬梅;情法辉映 曲直可鉴[N];泰州日报;2010年
10 庾向荣;赵新华:“三心”解开千千结[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存良;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蔡泳曦;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胡伟;1952-1953年西南地区司法改革运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肖晖;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8 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景辉;论司法民主[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云鹏;革命根据地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李倩倩;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杨;我国远程审判的现状及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黄海波;“先刑后民”审判方式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奕冰;刑事一审审判方式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7 殷绍强;刑事庭审中的法官角色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莉;邓小平的群众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姚卫莲;人民法院调解制度纵向考察:历史、现状与未来[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冬青;论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3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49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