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法院调解与审判的程序分离
本文选题:法院调解 切入点:审判 出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调解和审判混合并置的方式下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的特点大致是一致的。这种路径致使调解和审判产生了难以消解的冲突,严重制约着审判程序的现代化及其多重功能的发挥。我国目前调审程序分离的路径主要是构建调解程序的某些特殊原则和制度,并未解决调解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同质性问题。可以借鉴日本调解非讼化的思路,着力改造调解程序的对抗主义结构,使之建立于非对抗结构之上,并且注重程序的自足性和体系性,以形成独立的法院调解程序,使程序不仅"分离"更要"分立"。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tion procedure and the trial procedure are roughly the same under the mixed approach of mediation and trial. This path leads to conflicts between mediation and trial that are difficult to resolve, The modernization of trial procedure and its multiple functions are seriously restricted. At present, the main way to separate the procedure of investigating trial in our country is to construct some special principles and systems of mediation procedure. The problem of homogeneity between mediation procedure and trial procedure has not been solved. We can learn from the idea of non-litigation mediation in Japan, and try to reform the adversarial structure of mediation procedure so that it is based on the non-confrontation structur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elf-sufficiency and systematicness of the procedure so as to form the independent court mediation procedure and make the procedure not only "separate" but also "separate".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非讼程序研究》(批准号:14FFX007)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牧天;对法院调解的再认识[J];求是学刊;2001年02期
2 王峰;论我国法院调解的促进和规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雄文;;法院调解的价值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李永泉;;重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理性思考——以法院调解的价值目标为导向[J];理论与改革;2006年06期
5 肖庆华;;对法院调解的思考[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6 许少波;;法院调解的目的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吴英姿;;法院调解的“复兴”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8 李瑾;李蕊;;法院调解中公平与正义的实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9 赵旭东;;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J];法学家;2007年06期
10 翟业虎;;论法院调解失控[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广军;;紧张、冲突与和谐——从法院调解协议的角度看法院调解的发展与创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莉;王志伟;;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院调解的法理依据及社会价值之思考——以董老的人民司法思想创新法院调解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国胜;;建立与法院调解并重的诉讼和解制度,纯化合意解纷机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王春磊;;论环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6 覃斯;;反思与构建:法院调解之中国式困境——以司法ADR导入民事审前程序为出路[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7 陈宇;;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社区的建构——以杭州的实践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仪征市人民法院 许仪萍 陈恺;基层法院调解之探索[N];江苏经济报;2012年
2 顾建兵 季勇;法院调解室应规范化[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记者 黄洁;医疗保险理赔法院调解将同步[N];法制日报;2013年
4 赵月虎(作者单位: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法院调解工作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N];济宁日报;2005年
5 孔征兵;法院调解的基本方法[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徐振华;法院调解应改革为当事人和解[N];江苏经济报;2002年
7 梁春林 季曙光;树立法院调解全员制新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5年
8 丁成年(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重新审视新时期的法院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刘益 查兴田 本报记者 杨惠;清镇环保法庭法院调解与社会调解相结合[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磊 实习生 杨婧;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调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雷明贵;法院调解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3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炜;法院调解:在危机下重生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周杨;法院调解的自愿与强制[D];湘潭大学;2009年
3 李若男;法院调解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房茂利;试论法院调解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霍家松;我国民事法院调解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王艳;法院调解的实务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7 宋吉宇;法院调解案件高强制执行率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刘芝;论我国法院调解的运作逻辑[D];湘潭大学;2015年
9 张芊;法院调解的知识社会学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10 刘欣;法院调解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7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9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