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监督:一个游离于民事法律边缘的话题——对民事检察权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12 09:03

  本文选题:民事法律 切入点:民事检察权 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民事检察权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昭示了司法公正这一核心价值,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界定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要区分不同的参诉方式,而不同的参诉方式也决定了我国检察机关享有的民事检察权能的内容。我国民事检察权的权能主要包括提起民事诉讼、参加民事诉讼和提起民事抗诉这三项诉讼职能,以及民事执行监督、民事检察建议和对民事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等三项监督职能。
[Abstract]:The civil procuratorial power of our country embodie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judicial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onstrates the core value of judicial justice. To define the legal status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civil proceedings, we should distinguish different ways of pleading. Different ways of pleading als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he civil procuratorial power enjoyed by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in our country. The power of civil procuratorial power in our country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functions: initiating civil litigation, participating in civil litigation and initiating civil protest. It also has three supervisory functions: civil execution supervision, civil procuratorial sugges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duty crime of civil judicial personnel.
【作者单位】: 中国检察出版社;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立新;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2 廖中洪;;关于强制执行立法几个理论误区的探讨[J];现代法学;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智辉;[N];检察日报;2004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徐显明;[N];光明日报;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占善刚;王登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沈翔;试论民事检察制度之完善[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4 熊跃敏;曹新华;;我国民事执行监督的路径选择与体系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肖爱;刘杰;;强化联动与协商:民事执行中的检察权配置新探[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奚莉梅;我国检察独立之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王娟;;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理论争执与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张敬;;论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蒋毅;;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方明;李戬;;民事行政检察侦查权运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新潮;;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胡卫列;马立东;薛伟宏;;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机制的完善[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邵世星;;试论民事检察和民事审判的对立统一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辉;郑在义;;民事检察中的若干证据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辉;;略论民行检察监督职能与职权配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文建武;;民事检察监督范围及方式的重构与创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维兵;;刍议民事立案检察监督制度[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4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聂施恒;美国检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韩成军;检察权配置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金柄权;中、韩检察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景汉朝;民事司法改革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扈现奎;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制度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剑;检察机关自侦权监督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陈申燕;论刑事和解的检察监督[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瑜;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龚峗燕;民事检察监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农秋兰;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黄妮妮;论行政诉讼执行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妙玲;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霖;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条件认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蜀宁;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2 王顺林,丁洪泉;设立执行法院,改革执行体制[J];政治与法律;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建林;李晶;;关于加强诉讼监督的初步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甄贞;赵永红;;检察机关二审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8年05期

3 朱自启;潘为;;强化检察机关对公安派出所的监督途径[J];中国检察官;2010年21期

4 沈丙友;公诉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关系之检讨[J];人民检察;2000年02期

5 李春阳;;试论如何加强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中心的监督职能[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2期

6 邹运生;论我国检察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职能[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S1期

7 陈军;;新农村建设中应强化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J];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8 姬亚平;原浩;;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之探索[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9 徐啸宇;;论检察机关配置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的原则[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陈伟东;仇伟根;印媚;盛婧;;审查起诉阶段追诉工作机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华;韩力君;;检察机关对量刑合理性的评价与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步洪;;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研究——检察职能基于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介入社会管理的公法制度设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翦改言;检察机关监督职能与诉讼职能的关系[N];检察日报;2004年

2 记者 刘长青;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能获佳绩[N];安阳日报;2006年

3 徐美君;检察机关侦查职能的属性[N];检察日报;2001年

4 胡卫列;应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诉权[N];检察日报;2004年

5 晁宁芳;检察机关应介入拆迁领域[N];江苏法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熊 飞;检察机关要强化法律监督职能[N];河南日报;2003年

7 记者 张玲 通讯员 王革;我市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查办破坏环境资源犯罪[N];济宁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赵晓星邋祝连勇 赵文良 吴贻伙 秦刚 李轩甫 李郁军 秦洪祥 通讯员 刘剑 原丽玮 张振宇 孟广军 刘世和;报告振奋人心 前景鼓舞人心[N];检察日报;2007年

9 王东马;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监督职能不能削弱[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朱磊;检察机关应承担执行环节监督责任[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信息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李辰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王学成;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5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虞浔;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10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弦;公益诉讼中国家干预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2 钱丽娜;侦查权监督与制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华小鹏;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D];郑州大学;2004年

4 唐宇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刘宏光;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崔海龙;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6年

7 郭宏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林;公益诉讼初论[D];苏州大学;2006年

9 邢金;论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范芸;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要求与制度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0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00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3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