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件管理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本文选题:管理改革 切入点:案件管理 出处:《人民司法》2013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积极推进司法改革以来,审判管理开始成为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我们所讨论的审判管理,是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审判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①总体上侧重于对法官及其他审判人员的管理。本文所谓域
[Abstract]:Since 1999, when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sued the "Five-year Reform outline of the people's Court" to actively promote judicial reform, trial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judicial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It is the people's court that reasonably arranges the trial work, strictly standardizes the trial process, scientifically evaluates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rial,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judici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ensure judicial fairness and integrity. Efficiency 1. Overall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management of judges and other judges.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江必新;;审判管理与审判规律抉微[J];法学杂志;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吴建农;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赵信会;;民事再审事由修改的理念及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4 熊跃敏;诉讼上和解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5 程春华;;论法官的自由心证与法官对证据自由裁量——以民事诉讼为考察范围[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6 姜霞,袁文峰;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及重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赵信会;秦小雅;;中立证人观与民事证人评价制度的建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刘谊军;从“亿安黑庄”事件看证券诉讼[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张旭东;;我国现行诉讼费用制度的批判与重构——以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为中心的考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杨春华,侯茜;论重塑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策;邹立言;;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良友;;网上仲裁程序与正当程序[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蔡从燕;罗曙光;;民事司法改革与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诉讼[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周平;;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辨析[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检察官的法治思维及其养成[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新;中外法官管理制度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4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殷勇;民事诉讼成本分析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生长;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琳;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制度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蔡晓;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小平;论法官助理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玉麟;《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运行现状之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韩枚;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湘潭大学;2009年
9 孙德军;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理性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戴鸿峰;我国人民法庭司法运作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马登科;;从当事人主义的衰落看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黄恒;;浅析法官释明权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3 孙英;;关于审判管理改革的思考[J];山东审判;2009年03期
4 王少南;;法院管理的反思与展望[J];司法;2008年00期
5 栾东;试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王福华;;民事案件管理制度评析[J];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7 陈桂明;吴如巧;;美国民事诉讼中的案件管理制度对中国的启示——兼论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案件管理经验[J];政治与法律;2009年07期
8 祁冬冬;;香港民事司法改革后的思考——以案件管理为中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9 周园;;检察机关实行案件管理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10 孙永军;民事诉讼模式与法官的释明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胜;;建立与法院调解并重的诉讼和解制度,纯化合意解纷机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2 田立东;毛瑞江;;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之我见[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孙文慧;;论法官职业化及其制度保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郭星亚;陈惠忠;;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先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评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段元玉;;浅谈法官职业化建设之实行法官助理制度[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周玮;;对审判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世国;;实现法官职业化的理性思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8 王惠民;;浅谈基层法院强化法官职业化的有效途径[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9 赵振平;;法官员额与法官助理问题的探讨[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10 严存生;;司法公平与法官“人格”[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洪霞;鹤壁市山城区法院严格规范案件管理[N];法制日报;2006年
2 马渊杰;紧密联系实际 突出十大重点[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高农文邋时恩霞;昆山法官人均结案名列全省第一[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沈民二;质效管理台账完成动态跟踪[N];江苏法制报;2007年
5 刘轶臣;吴中:六项措施加强未结案件管理[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办副主任,,清华大学民商法博士生 孙英;审判管理理念重塑[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记者 李国清 通讯员 易绍政;荆州中院审判管理日趋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记者 郭春雨;加强审判管理抓好执法办案[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韩元恒 本报通讯员 吴艳霞;谋篇布局深化审判管理[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董f
本文编号:1601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0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