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社会效应

发布时间:2018-03-12 16:29

  本文选题:失信被执行人 切入点:执行征信系统 出处:《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宏观背景下,针对民事"执行难"问题,在多年实践探索和顶层设计互动的基础上出台的。该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在操作、司法、道德、制度等层面带来正面的社会效应。这些效应受到该制度在法院系统内的实施效果、法院系统内外的联动水平、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诚信文化的建设成效等因素的影响。实现社会效应的扩张需从确保制度实现、构建诉讼征信系统、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培育四个层面着力。
[Abstract]:The pub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dishonest execution list is aimed at the civil "difficult to execute" problem under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op-level desig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ystem is bound to be carried out in operation, justice, morality, These effects are affect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system within the court system, the level of linkage within and outside the court system, the degree of perfec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and so 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xpansion of social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to construct the litigation credit system, to promote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and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edit culture.
【作者单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志凌;丁峰;;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问题与启示[J];唯实;2007年10期

2 刘建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王运慧;;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新探[J];中州学刊;2009年05期

4 唐清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自律异化与合作治理[J];中国法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先伟;;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废除[J];政法论丛;2011年01期

2 栗峥;;中国民事执行的当下境遇[J];政法论坛;2012年02期

3 刘建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涵、模式与路径选择[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郑世保;;民事判决执行难的原因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冯永刚;;道德教育制度供给不足及其路径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6 王雨本;;市场信用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J];中国商贸;2012年23期

7 李家勋;;工程建设领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2期

8 吕廷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行动要素[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王新强;;论我国行政相对人诚信机制的构建[J];知识经济;2013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凌;丁峰;;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问题与启示[J];唯实;2007年10期

2 曹元芳;;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与我国近远期模式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里赞;“人性恶”与法治——一个形而上学的视角[J];现代法学;2001年03期

4 黎蜀宁;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5 刘振环;自然人破产制度、个人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5年08期

6 丁成际;;论科学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J];学术论坛;2011年01期

7 童之伟;;宪法民法关系之实像与幻影——民法根本说的法理评析[J];中国法学;2006年06期

8 国家检察官学院课题组;邵世星;;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职权配置和程序设计[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文学舟;张静;;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金融;2007年03期

10 陈洪隽;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回顾、问题、展望[J];中国集体经济;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森;;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要标本兼治[J];北京观察;2003年03期

2 ;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纪要[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3年15期

3 徐婷婷;;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与社会信用体系之建立[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4 黄贵芳;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J];发展论坛;2003年09期

5 董翠英;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J];理论探索;2003年S1期

6 刘晓梅;;让公证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大放光芒[J];中国公证;2004年01期

7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4年12期

8 张华;潘汉辉;;社会信用缺失下的我国家族企业发展[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李桂莲;;浅析公证制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J];甘肃农业;2006年01期

10 何瑛;;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及其法律保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奋;徐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凌一苇;;关于我国质量监管的改进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盛亦工;姜林枫;刘美芬;武盈盈;刘长才;王成江;金爱卿;刘洪来;赵宇翔;提运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动我省信用信息收集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郭铁民;;信用事业是一种崭新的力量[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浅析投融资体制的改革[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君生;;“管理学年会——金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兼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邹伟;段竞晖;鞠霓;饶晓亭;胡丽莉;张雪;罗邦民;;中介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8 赵伟;;如何发挥有形市场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A];跨越发展:七省市第十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阮丽华;张金隆;田鼎;;基于公共利益的网络广告规制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建平;纪建悦;刘京礼;;发展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研究[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 忻;社会信用体系“逆向加快”和“逆向开放”[N];中国企业报;2005年

2 记者 张之库 通讯员 严怡娜;辽宁执行威慑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对接[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王天一 本报记者 杨晓伟;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信用锦州”建设[N];锦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代伟;我市社会信用体系三年内初步建立[N];重庆日报;2003年

5 胡启立 经叔平 林毅夫;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N];文汇报;2002年

6 宁阳;国外社会信用体系简介[N];安徽日报;2003年

7 高鸿 作者单位系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模式和途径[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8 民盟鞍山市委员会 市政协第三委员活动小组 市政协委员、市民盟盟员、市经研信息中心运行保障处处长 李国瑞;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N];鞍山日报 ;2009年

9 本报记者 舒小波;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N];绵阳日报;2009年

10 杨永利;为什么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N];解放军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曾小平;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楠;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构中的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唐雪漫;政府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政府的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孙苓苓;以风险为基础的上市后药品抽验模式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1年

5 郭金发;论政府在构建中国特色的认证认可制度中的主导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6 苏莉文;基于混序组织理论的政府合规管理电子化服务模型及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波;基于政府职能视角的湖南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周晓雯;建立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市场规制法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何兆;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毛方琼;中国信用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刘会敏;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6 周国强;我国政府信用建设初探[D];浙江大学;2005年

7 黄轶凡;市场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8 崔豫;公证公信力探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郭星;在从单一到多重:公证员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赵娴颖;湖南省药品安全信用评级与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2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02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