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改革研究路径的选择
本文选题:司法改革 切入点:司法改革研究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司法改革研究路径的选择应考虑到司法改革的理论需要。司法改革需要一种根基性、从价值到操作并融入中国国情的理论。学者们曾运用问题对策路径、参考借鉴路径、司法权分析路径、法社会学路径、决策分析路径,探讨中国司法改革的路径问题,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路径的内在限制或运用缺陷,这些成果尚不能满足司法改革需要。笔者主张采用以行为主义为主导,融合各种路径的研究方法,为司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这种进路的研究将显现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应用价值。
[Abstract]:The choice of research path of judicial reform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theoretical needs of judicial reform. Judicial reform needs a fundamental nature, from value to operation and into the theory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path of judicial power analysis, the path of sociology of law, the path of decision analysis, and the path of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have produced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 but due to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path or the application of defects, These result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judicial reform. The author advocates to adopt behaviorism as the leading method and integrate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judicial reform. The research of this approach will show strong theoretical explanatory power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单位】: 江苏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BFX06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章武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司法体制改革[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千帆;;转型中的人民法院——中国司法改革回顾与展望[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龙宗智;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白欲晓;;回到儒教自身——“儒教形态”引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曹天生;张晓芳;;论“凤阳文化”定义诸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邓谨;朱建春;李晓娥;张磊;;陕西村民自治现状的政治学解读——从多元均衡与程序正义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6 颜飞;;我国刑事诉讼行政化之成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姚国艳;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工具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杨华;;中国知识分子矛盾形象之管窥——从文化角度浅谈作者与文学人物形象的矛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叶宁;;异国的故乡——浅论美国唐人街的文化共生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宾凯;;法律如何可能:通过“二阶观察”的系统建构——进入卢曼法律社会学的核心[J];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魏红英;;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中政治发展逻辑的解读[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王岗峰;;西方和谐社会思想的合理因素[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辉;;人民陪审员应走向“平民化”——基于对陪审制度的价值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熠;;从冲击中走向融合——我国刑事审判权运行与恢复性司法互动之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康宝奇;杜豫苏;姚建军;何育凯;;审判组织良性配置和审判权优化运行的路径思考与展望——以西部某省会城市中级法院“全面设置专业化合议庭模式”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曹禺与奥尼尔戏剧人物比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琳彬;老舍小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探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素英;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郭道晖;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贺日开;司法改革:从权力走向权威——兼谈对司法本质的认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皮纯协;邓旦旦;;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研讨(下) 行政审判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法学家;1998年02期
7 席小俐;;对我国审判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法学家;1998年02期
8 马骏驹,聂德宗;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法学评论;1998年06期
9 徐显明;司法改革二十题[J];法学;1999年09期
10 铁犁,陆锦碧;一场有缺陷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三)[J];法学;199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唐永良;[N];法制日报;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枫;;返视:法律文化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杨雪冬;;中国地方政府变革的研究路径简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韩福国;瞿帅伟;吕晓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持续力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2期
4 孙荣;辛方坤;;公共服务研究路径探究[J];新视野;2011年03期
5 庞大鹏;论俄罗斯政治的研究路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4期
6 宋瑞芝;;当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外部因素研究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7 董青岭;;质疑新古典现实主义:建构性现实主义的路径?[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郑欣;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9 陈治;从市场失灵、市场失衡到国家干预——经济法研究路径的再反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程泽时;;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学的研究路径[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励;;再论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以中国犯罪学研究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杨文亚;;“中国模式”的研究路径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雅兰;曾晓思;苏国文;;原始性创新的研究路径、方法探析——以生理学及医学领域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5 谭同学;;近期中国“三农”问题研究综述[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6 J.Laperre;钱樨成;;纳米技术与纺织工业[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朱浒;;跨地方的地方性实践——江南善会善堂向华北的移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8 张群峰;马磊;卢春山;李小年;;Pd/C催化剂影响3,4-二氯硝基苯加氢选择性的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9 张彤;;欧洲合同法的最新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林兴初;;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基于台州农民现代化演进分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业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潜入真实的经济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2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吴江;股东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偏好[N];证券日报;2003年
3 邓正来;“诅咒、发誓”引发的法学思考[N];北京日报;2006年
4 张洪彬;社会史方法下的知识分子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张朝松;“回到马克思”:意义与承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6 厉光华;审计理论研究的新拓展[N];人民日报;2005年
7 高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8 刘九洲;一千年前的皇家婚礼用画[N];南京日报;2007年
9 永胜;读栾梅健《纯与俗:文学的对立与沟通》[N];文艺报;2005年
10 曾;SOBOT是钢铁业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N];中国冶金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聪;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成本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孙蓉;中国商业保险资源配置论——机制设计与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5 黄凌;战略性进入壁垒视角下我国投资银行业竞争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牛振宇;比较与借鉴:刑事第三审程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朱晓U,
本文编号:1641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4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