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院立法审查之现状与未来走向
本文选题:法院 切入点:立法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对立法的监督权主要由立法机关来行使,法院并不拥有对立法的撤销、改变权。囿于我国行政诉讼法之规定,学界通常认为我国法院并不拥有对立法行为的司法审查权。然而,从理论上说,法律的选择适用本身即蕴含着审查权;从立法上看,我国宪法、法律非但没有明确否定法院对立法行为的审查权,反而对之作了有限的明确和肯定;从司法实务的角度看,法院或者通过个案判决,或者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行使着对立法行为的审查权——尽管这种审查有时显得那么低调和克制,但不改审查之实质。法院享有司法审查权,是由司法权的性质和现代国家权力结构所决定的。法院的立法审查权应该是一种附带性的、基于个案需要的审查权,而不能脱离个案需要去进行一般性的审查,那不是法院的职责,否则,法治将有可能演变为"法院之治"。
[Abstract]:In our current constitutional system, the supervision legislation mainly by the legislature to exercise, the court does not have legislation on the right. Due to revocation, change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scholar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China's courts do not have the right to judicial review of legislative action. However, in theory and the choice of law applicable itself contains the right to review; from the point of legislation,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the law did not explicitly deny the court of legislative acts of the right to review, but to make limited clear and definite; from the angle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 court or through case judgment, or by way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exercise of legislative review of behavior right -- although this review sometimes seemed so low-key and restrained, but does not change the substantive review. The court has the power of judicial review, is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judicial power and the modern state power structure The legislative review power of the court should be a supplementary one, which is based on the right of case review, rather than a general review from the needs of a case. That's not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urt. Otherwise, the rule of law will probably evolve into "rule of the court".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丽;行政规范的司法审查[J];河北法学;2005年06期
2 甘文;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J];人民司法;2002年04期
3 韩哲;关于司法审查制度的思考——以法官李慧娟、赵广云受处分事件为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季卫东;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张娟;;完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的法律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7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8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燕继荣;;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中国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9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王乐;行政行为中相关因素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阿华;论依法按政策行政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俞烨;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素芳;焦绍云;;关于规范性文件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许超;试论行政公诉[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3 杨俊峰,议喜峰;行政公诉制度再探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4 谢志强;试论行政公诉权之构建[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晨博;;建设法治社会需强化司法审查制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4期
2 邓楠,刘玲,彭光明;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李飞;陈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监督现状与司法审查制度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石红心;;论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J];研究生法学;1996年02期
5 李园园;张传广;;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刘俊祥;;西方国家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王峰;;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及其完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夏旭丽;李华武;;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具体制度之构建[J];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2期
9 曾长隽;;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及其制度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6期
10 田志娟;;抽象行政行为审查机制现状与司法审查制度的建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安;;《WTO协定》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2 赵静华;;行政机关如何参加行政诉讼[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杨再利;吴兴忠;;司法公正与法院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4 安国江;;对法院民事诉讼行为两个问题的探讨[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5 张亚文;;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创建“服务保障型”人民法院[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刘湘;;论法院如何认定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7 张玉坤;;牡丹江农垦法院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法院及职业化法官队伍的思路及措施[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8 汤文庭;刘妍;;试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9 李永国;;WTO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10 李春雷;;对法院直接改变罪名现象的思考[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云;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分[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刘玉祥 邵步运;WTO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N];江苏经济报;2003年
3 梁楠;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赔偿范围的可行性研究[N];北方法制报;2007年
4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王琳;“抽象行政行为”不应有司法豁免权[N];东方早报;2007年
5 王建丽;行政司法制度应与时俱进[N];郑州日报;2007年
6 谭雄伟;抽象行政行为也应纳入行政诉讼的射程[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刘锦森;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五忌[N];人民代表报;2006年
8 张胜利邋马伟利;公交IC卡收取押金引出的诉讼案[N];工人日报;2007年
9 茅庆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亟待扩大[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邹正龙;审理行政侵权赔偿案件需注意的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2 李长城;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张越;行政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黄文;刑事诉审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陈峰;法治理念下的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韩红俊;释明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新庄;我国土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梁凤云;行政诉讼判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映红;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困境和出路[D];苏州大学;2004年
2 秦艳;论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尹晓燕;构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宁;论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郑州大学;2011年
5 周波;中国加入WTO与司法审查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刘建军;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侯树录;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杨晓峰;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郑州大学;2005年
9 褚宏岩;论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孙超;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1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4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