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判例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

发布时间:2018-04-09 01:25

  本文选题:司法判例 切入点:司法判例制度 出处:《清华法学》2013年06期


【摘要】:司法判例的含义可以从既定判决和相关性判决、影响性判例和规范性判例这样两组四个概念来把握。理解司法判例的关键在于既定判决与后续裁判的相关性,以及由此生发的对后续裁判的作用;构建司法判例制度的关键则在于借助司法惯习或/和成文规定使司法判例的作用具有合理有效的规范形态,涉及以司法判例的作用为聚焦点对司法判例制度的意义、含义和运作机理的理论阐说。有必要特别重视这样的理论阐说,审视、思考和改进当下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认识和实践。
[Abstract]:The meaning of judicial precedent can be grasped from four concepts: the established judgment and the relevant judgment, the influence case and the normative case.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judicial precedent lies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stablished judgment and the subsequent decision,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resulting decision on the subsequent decision;The key to construct the judicial precedent system is to make the role of the judicial precedent have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normative form by means of judicial custom or / and written regulations, which involv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judicial precedent system focused on the role of the judicial precedent.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meaning and operation mechanism.It is necessary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such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examination, 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urrent Chinese case guidance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何家弘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司法判例制度研究”(10JZD0030)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解亘;;日本的判例制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2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常宝莲;;诉讼论证中的实践理性及其方法论要求[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4 吴亚辉;彭中礼;;作为实践的模糊法学论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骐;形式规则与价值判断的双重变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6 顾元;中国传统衡平司法与英国衡平法之比较——从“同途殊归”到“殊途同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7 李杰;;政府经济行为的经济法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8 娄正前;论转型社会期审判规则系统[J];长白学刊;2002年03期

9 王国金;娄正前;;试论反垄断法基本原则的选择[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10 刘冰;;裁判中的利益衡量:技术、规则与理念——基于案例的实证分析[J];晟典律师评论;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亚红;;司法实践中的实质推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胡媛;;法律推理中价值判断的作用——大前提不确定的法律推理[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张晓光;;法律逻辑与法庭科学学科群[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刘强;;法律推理与司法判决的正当性[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5 程守太;;浅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闫致勇;;税法适用理论研究[A];财税法论丛(第4卷)[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4 匡青松;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舒源;英国股东派生诉讼成文法的形成与构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志钢;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3 许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裁审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军;我国民间性ADR刍论[D];苏州大学;2010年

5 裴旭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伟;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成因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大伟;刑法适用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薇;我国行政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晓桦;执行程序性救济的滥用及其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汉水;我国环境法庭设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解亘;;案例研究反思[J];政法论坛;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小苗;;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法理问题[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树德;;刑事司法语境下的“同案同判”[J];中国法学;2011年01期

3 李晓安;论司法裁判确定性是司法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4 金石;王春慧;;“同案不同判”民事案件的检察监督[J];人民检察;2011年05期

5 冯小光;;试论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的宪政意义[J];人民司法;2006年12期

6 姚莉;;单一简单多数表决规则有待改进[J];法制资讯;2009年05期

7 谢国儿;;民事案件同案同判之现实考量与多维异议[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8 杨力;;风险社会下的新能动司法:司法多边主义构想[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迟日大;;法律适用统一的障碍及其破解路径——一个关于建立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话题[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10 刘成安;;法官依法判案的困惑及应对[J];法律方法;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畅;;中国特色的判例适用规则初探[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黄顶峰 本报记者 罗侠;“阳光量刑” 同案同判[N];广西日报;2010年

2 聂敏宁 张勇 记者 王青山;规范审判活动实现“同案同判”[N];四川日报;2009年

3 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 林振通;同案同判的司法进路[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丁国锋;依情节套用公式实现同案同判[N];法制日报;2009年

5 记者 栾吟之;“捆绑式”庭审,让“同案同判”[N];解放日报;2010年

6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于同志;谈裁判规则的归纳与生成[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郎贵梅;论裁判要旨的性质、分类和编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检察院 高西红;审判监督引入“援案说理”能有效化解“同案不同判”[N];检察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芳;让公平正义的光辉普照大地[N];河南日报;2010年

10 王斗斗;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将被严惩[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其山;司法三段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燕飞;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忆菲;论刑事裁判规则的建构[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李雨珊;民事诉讼事实真伪不明裁判规则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其鸾;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判例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贺国瑞;我国刑事判例制度之探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吕芯叶;论我国环境司法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戴瑛;我国案例指导制度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腾;我国量刑规范化现状评析及完善思路[D];甘肃政法学院;2011年

9 刘璐;司法公正理念下的案例指导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U,

本文编号:172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2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