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管理与强化内部监督
本文选题:案件管理 + 内部监督 ; 参考:《人民检察》2012年06期
【摘要】:传统的内部监督模式,因其固有的事后性、被动性特征,使得内部监督在确保规范执法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无法对检察执法办案进行全程、直接、同步、实时的监督。案件管理的内容、运作机理及其价值目标决定,案件管理能够实现对检察执法办案活动的全程、直接、动态的监督。必须按照案件管理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建构完善的能够实现其价值目标的案件管理机制。加强对从事案件管理的人员的素能培训,使其具备比其他各业务部门更高的检察综合能力。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internal supervision mode, because of its inherent hindsight and passive characteristics, makes the internal supervision have some limitations in ensur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aw enforcement, and it is unable to carry out the whole, direct and synchronous execution of procuratorial law enforcement cases.Real-time supervision.The content,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value goal of case management can realize the whole process, direct and dynamic supervision of procuratorial law enforcement.According to the value goal of case management, we must construct a perfect case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can realize its value goal.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engaged in case management, so that they have more comprehensive prosecutorial capability than other business departments.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分类号】: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文;;以案件管理为中心的审判职权配置 以基层法院审判管理为背景的考察[J];法律适用;2009年11期
2 周园;;检察机关实行案件管理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3 罗锦达;反贪案件管理体系建构初探[J];检察实践;2004年04期
4 劳伟刚;张磊;;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邹郁卓;;英国小额诉讼程序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祁冬冬;;香港民事司法改革后的思考——以案件管理为中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7 黄亚珍;;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改革之构想[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王福华;;民事案件管理制度评析[J];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9 周信权;全莉;;广西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单民;;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探讨[J];人民检察;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方龙华;郑国辉;;能动司法与司法为民工作机制之优化建构——以司法协理工作机制的创建实践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文;;强化检察管理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凤珍 通讯员 张伟;手指轻点,案情一目了然[N];检察日报;2011年
2 杨旭;淄博加强案件管理[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记者 邱君红;检察联络员架起检民连心桥[N];湛江日报;2009年
4 本报通讯员 党小学 宋文 本报记者 台建林;全方位监督卡死违法办案隐患[N];法制日报;2010年
5 张月兰 罗颢彦;会理:创新管理机制 推进阳光检务[N];凉山日报(汉);2010年
6 石京学;构建科学的案件管理机制[N];检察日报;2004年
7 贾慧鹏;郊区检察院荣获全国先进称号[N];长治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石义胜 通讯员 孟广军;精英团队勇挑重担创出一流业绩[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宋小萍;坚持五项制度 搞好案件管理[N];新乡日报;2005年
10 陈长回 杨连禄;打造永不下班的“电子眼”[N];福建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亮;我国民事审判程序中的案件管理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任宏;案件管理运动中的法官[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胜;我国民事案件管理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唐莹;民事诉讼审理期限制度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5 孙正英;论民事案件管理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延军;法官职权的定位与民事诉讼体制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肖婷婷;民事审前会议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李菊霞;论民事案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高扬;我国行政程序法模式选择与立法建构[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齐立霞;论我国法官解释机制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1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7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