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检察权属性及行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7 14:58

  本文选题:检察权 + 法律监督权 ; 参考:《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政府行政权与法院司法权在我国权力体系中定位较为明确,但是检察权的属性却一直以来无法达成共识。检察权属性的确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其属性定位之后才能探讨检察权的有效行使,才能对检察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国家权力的整体协调运行才能得以进一步完善。检察权的形成是基于检察机关的产生与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从国王代理人的出现到公诉制度的确立,检察权属性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我国检察制度从古代御史制度开始兴起,与现代检察制度一脉相承,逐渐成长。当然,现代检察制度的建立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模仿前苏联以列宁法律监督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检察机关。然而,笔者认为检察权是一种国家权力的行使,是应国家发展的需要管理社会关系,调节资源配置而形成的,也是在国家权力逐步细化的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的,至于检察权性质的定位要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我国检察权来说,检察机关的检察权应定性为法律监督权。首先,回顾历史,检察机关的产生就是作为监督机关出现,监督职能是本质功能;其次,从理论角度来看,无论是列宁的检察理论、毛泽东的国家学说,还是邓小平的法治社会学说,都为检察权定位于法律监督权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最后,从实践经验来说,我国长期将检察权定性为法律监督权,在实际运用中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在本文对检察权定位于法律监督权进行论证。本文试图通过对检察权属性,检察权行使的原则、主体、制度的论证,,找出现有检察制度不完善之处,并从制度上寻找完善方法,对我国检察权行使保障制度的完善作进一步探讨。
[Abstract]:The position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court judicial power is clear in our country's power system, but the attribut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has been unable to reach consensus all along.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curatorial power attribute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Only after its attribute positioning can we discuss the effective exercis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procuratorial system,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state power. The formation of procuratorial power is based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from the emergence of the King's agent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ublic prosecution system, the natur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has undergone a long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began to rise from the ancient imperial history system, and gradually grew up along the same line with the modern procuratorial system. Of course,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procuratorial system is a socialist procuratorial organ guided by Lenin's legal supervision theor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However,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procuratorial power is the exercise of state power, which is formed by managing social relations and adjust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is gradually separated from the process of gradual refinement of state power. The natur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should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theory and reality. For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of our country,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of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the power of legal supervision. First, looking back on history, the emergence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is as a supervisory organ, and the supervisory function is an essential function. Secondly,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whether it is Lenin's procuratorial theory or Mao Zedong's national theory, Or Deng Xiaoping's social theory of rule of law, which provides a goo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to be positioned in the legal supervisory power; finally,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legal supervisory power for a long time in our country.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lso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positioning in the legal supervision power to demonstrate.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defects of the procuratorial system through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attribut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the principle, the subject and the system of the exercis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and find the perfect methods from the system. To our country procuratorial power exercise safeguard system consummation makes further discussion.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荣蓉;郭魏;;检察权配置中存在的问题[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赵均利;;浅思检察权外部监督制约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2期

3 杨诚;;我国检察制度若干问题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任克勤;刘柏纯;;论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障碍及保障[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李宗录;论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关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冯智锋;检察权独立的法理思考[J];检察实践;2004年04期

7 黄曙;李忠强;;检察权的司法化运作及其构建[J];人民检察;2006年11期

8 孔璋;;一体与独立之争论及检察一体制论证[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9 宋芳;;新形势下检察官独立内涵探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7期

10 李颖;雷建国;;检察权独立的宪政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宏成;;论我国检察权行使的基本原则[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尹晋华;周玉庆;;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孙小为;王维新;;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检察权保障机制[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4 王恩忠;;检察权独立与垂直领导体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王新环;;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制度保障[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煜;徐华;赵刚;;对修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理性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张应山;杨丽娜;;我国检察权能配置浅析[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翁跃强;胡涛;;试论检察权外部制约机制的构建[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屠晓景;;论法律监督权制约机制的改革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郭立新;张红梅;;论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李勇;应发挥检察机关在安全事故中的独立调查作用[N];检察日报;2007年

2 韩大元 王晓滨;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不容置疑[N];检察日报;2006年

3 钦州市钦南区检察院检察长 黄毅;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大监督与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N];法治快报;2007年

4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刘鑫;主动接受监督 实现权力价值的真正回归[N];江苏经济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宋识径;政协委员 实务专家 对话“检察软实力”[N];检察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N];检察日报;2011年

7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柳忠卫;附带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关系研究[N];检察日报;2008年

8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其功;构建与完善内部监督的良性机制[N];检察日报;2010年

9 谢鹏程;中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特征[N];检察日报;2004年

10 晏向华;职务犯罪侦查:由检察机关承担科学而合理[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波;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信息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王永;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岳婷;我国检察权属性及行使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肇新;检察权的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豆海中;论我国检察权的定位—法律监督权[D];河南大学;2012年

4 樊冰;论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史长江;我国检察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范昌;我国检察权的合理配置问题初探[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建兵;检察权配置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邝书先;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检察权的合理配置[D];湖南大学;2010年

9 何明明;权力监督视野中的我国检察权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陈琨;论我国检察权的国家权力定位[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11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11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