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法定行政程序的扩张性解释及其限度——最高人民法院6号指导案例之评析

发布时间:2018-04-29 04:33

  本文选题:法定行政程序 + 扩张性解释 ; 参考:《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通过对既往行政审判实践的观察,可以看出最高人民法院6号指导案例有关没收较大数额财产的行政处罚决定也属于听证范围的宣示只是一次波澜不惊的司法重申而已。该案的裁判理由显示,法院经由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的运用,对法定行政程序作出了扩张性解释,并提炼出行政处罚听证程序适用范围的判断标准。受司法机关的现实地位、法律解释技术的运用和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等因素的影响,法定行政程序扩张性解释的推广适用尚存在诸多限度。对基层司法经验的及时总结和凝练,有助于为中国行政程序法法典化的实现探索新的生长路径。
[Abstract]: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past administrative trial practice, we can see that the declaration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decis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No. 6 concerning the confisca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property also belongs to the scope of the hearing is only an uneventful judicial reaffirmation. The judgment reasons of the case show that the court has made an expansion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gal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through the use of the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and purpose, and refined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hearing procedure of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Influenced by the actual status of judicial organs,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nction of case guidance system, there are still many limitations i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xpansionary interpretation of legal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The summary and condensing of the judicial experienc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helpful to explore a new growth path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d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 in China.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行政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研究”(编号12JJD840014) 苏州大学东吴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2012年度招标项目“江苏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海波;;司法判决中的正当程序原则[J];法学研究;2009年01期

2 章剑生;;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司法审查——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件(1985—2008)为例[J];法学研究;2009年02期

3 王亚新;;一审判决效力与二审中的诉讼外和解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号指导案例评析[J];法学研究;2012年04期

4 于立深;;违反行政程序司法审查中的争点问题[J];中国法学;2010年05期

5 严仁群;;二审和解后的法理逻辑:评第一批指导案例之“吴梅案”[J];中国法学;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章剑生;[N];法制日报;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小凤;胡渠凡;梁东鹏;;论国家权力架构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独立性及其关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李胜利;;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姜柏生;;患者隐私权保护中的权利冲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傅文魁;王永波;;我国检察机关基本职能的定位及其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道刚;;论法律解释的“历史性”问题[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郑现U,

本文编号:1818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18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c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