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理性认知与司法前见
本文选题:法官 + 认知 ; 参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摘要】:法官认知是一切纷争能够得到解决的前提条件,是法律世界存在的支柱。法官的认识须由客观事实的可靠性来证明,可靠性首先意味着确定性。任何法律现象都被理解为确定的东西,被理解为稳固不变的东西,除非被立法者自己废止。"法官所思"是法官所有认识的真理性的第一保证,法官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把握审判过程中的司法真相。如果我们把司法看成是一种在司法实践基础上所发生的历史性的活动,那么从事司法审判活动的法官首先有了一种对于法治的在先理解,这就是法官的"前见"。法官前见的获得是其理性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事物认识发展的本质,由此构成了法官的视域。
[Abstract]:Judge's cognition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all disputes to be resolved and the pillar of the legal world. The judge's understanding must be proved by the reliability of objective facts, which means certainty first. Any legal phenomenon is understood to be certain, to be understood as immutable unless it is annulled by the legislator himself. " Judge's thought "is the first guarantee of the truth of all the judges' cognition, and the purpose of the judge's cognition is to seek the judicial truth in the course of trial." If we regard the judicature as a kind of historical activity on the basis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n the judge engaged in judicial trial first has a first understanding of the rule of law, which is the judge's "first view". The acquirement of the judge's previous view is the result of his rational choice, which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gnition of things, and thus constitutes the horizon of the judg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月刊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FX002)“法官的实践理性论”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樊崇义;;我的刑事诉讼哲理思维[J];东方法学;2010年06期
2 赵秉志;张心向;;法官角色视野下的裁判理性——以2005“中国法官十杰”先进事迹介绍为分析范本[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谢晖;诠释法律的客观性及其原因[J];法学;2003年03期
4 胡学军;涂书田;;司法裁判中的隐性知识论纲[J];现代法学;2010年05期
5 李振纲;;哲学的本命:思想如何改变世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李继武;;高度反思的学说与实践基础上高度反思的科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温纯如;黑格尔关于量与数学的无限性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郭树杰;;马克思早年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从《手稿》到《神圣家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苗启明;;论思维的三重制约关系与辩证思维方式——兼淡辩证逻辑的一些问题[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张晓芒;;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论宇宙认知观——道是宇宙恒在的本原[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张振东;孙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学科交叉与方法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论宇宙认知观——道是宇宙恒在的本原[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俞吾金;;论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黎益君;企业理念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浩;陈虎;;论判决的修辞[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2 栗峥;栗甲;;论事实解释——对事实认定中一种潜在机制的哲学分析[J];当代法学;2007年03期
3 阿哈隆·巴拉克,孔祥俊;法官的角色[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4 苏力;法官遴选制度考察[J];法学;2004年03期
5 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6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7 秦策;法官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对司法不公现象的理性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张卫平;;认识经验法则[J];清华法学;2008年06期
9 胡学军;涂书田;;司法判案中的隐性知识及其意义[J];法学论坛;2008年03期
10 艾佳慧;;司法知识与法官流动——一种基于实证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秀军;中国高级法官培训中心举行第三期学员结业典礼[J];人民司法;1991年09期
2 ;民间借贷无借条 法官施计治无赖[J];中国律师;1994年07期
3 许西良;;法官的忠告:遇事要冷静、理智[J];人民调解;1994年05期
4 沈岿;超越成文法律规则的有限选择──浅议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权[J];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03期
5 沈经良;试论质证[J];法律适用;1995年08期
6 国逊,克兰;三天了结日商赖帐案[J];对外经贸实务;1997年09期
7 刘佳景;学习邓小平“法治”理论推进我市法制建设[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赵国梁,马青红;对提高我国法官队伍素质的几点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03期
9 张诗蒂;“记者比法官有用”现象之我见[J];现代法学;2000年02期
10 胡喜盈 ,吴斌;“小猫”抓不住“大老鼠”?──记一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在广东的打假案[J];中国律师;200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立东;毛瑞江;;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之我见[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BOX 新手上路·角色篇[A];中国定向运动文献汇编(2005)[C];2005年
3 孙文慧;;论法官职业化及其制度保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段元玉;;浅谈法官职业化建设之实行法官助理制度[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张世国;;实现法官职业化的理性思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赵振平;;法官员额与法官助理问题的探讨[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7 王惠民;;浅谈基层法院强化法官职业化的有效途径[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8 严存生;;司法公平与法官“人格”[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杨全好;;律师与法官关系若干问题探讨[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贾天平;;如何规范律师和法官的关系[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法院 陈立滨邋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敏重;从经济学角度看法官的正义选择[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本报编委会委员 张新庆;“疏而不漏”:实现和谐司法的理性选择[N];法制日报;2008年
3 卢轶郎;增加长期国债比重是理性选择[N];发展导报;2001年
4 谭洪安;囤地或变相囤地是理性选择?[N];中国经营报;2007年
5 老骥;理性选择IT培训[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光荣整理;超越激情后的理性选择[N];光明日报;2003年
7 随心所欲;理性选择存储卡[N];计算机世界;2004年
8 燕农;制度化节水是现实的理性选择[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9 亚历山德罗·克莱里奇 龚坚 编译;提高能效——重振经济的理性选择[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记者 高国华;QDII投资:理性选择才能无惧市场风险[N];金融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亓荣霞;法官职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杨宗仁;论法官独立[D];吉林大学;2004年
6 黄文;刑事诉审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高贤峰;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行为分析[D];北京大学;2007年
8 刘成安;论裁判规则[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魏胜强;法律解释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建华;论法官的刑法解释主体地位[D];吉林大学;2007年
2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柯旭;法律·法官·社会[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郝从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实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晓波;法官在诉讼调解中的角色定位[D];苏州大学;2007年
6 刘珂;论民事诉讼中法言释明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罗宁;刑事诉讼中法官角色的定位[D];四川大学;2007年
8 单永英;简析我国法官职业化[D];安徽大学;2003年
9 翟弘;论文学翻译中的回避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剑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构思[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1933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3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