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监督机关
本文选题:法律监督机关 + 列宁信件 ; 参考:《政法论坛》2012年03期
【摘要】:法律监督机关这一概念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列宁,列宁为苏联检察制度实行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奠定了基础。中国检察制度创建时在全面继受苏联检察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法律监督机关概念。但是,在中国检察制度放弃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之后,法律监督机关概念却经历了异化与重构的复杂过程。该概念在产生之初指实行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的苏式检察机关,但在其法定化之后却在否定垂直领导制和一般监督的基础上指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上述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检察制度摆脱苏联影响、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的同时,也为此后中国的立法与法学进一步丰富法律监督机关概念的意义预留了空间。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legal supervisory organ can be traced back to Lenin, wh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vertical leadership and general supervision of the Soviet procuratorial system. When China's procuratorial system was founded, the concept of legal supervisory organ was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Soviet Union's procuratorial system. However, after China's procuratorial system abandoned the vertical leadership system and general supervision, the concept of legal supervision organ experienced a complex process of alie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emergence, the concept refers to the Soviet procuratorial organ that implements vertical leadership system and general supervision, but after its legalization, it refers to the organ that maintains the unity of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negating the vertical leadership system and general supervision. The change of the above-mentioned significance of the legal supervision organ marks the Chinese procuratorial system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Soviet Union to take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 China's legislation and law to further enrich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 of legal supervision organ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闵钐;;新中国第一本检察著作 《检察制度纲要》述评[J];中国检察官;2008年05期
2 王志坤;;“法律监督”探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闵钐;;检察权配置的历史变迁与反思[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田夫;;诉讼法中法律监督词义考略[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王浩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认同性整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沈素珍;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侯惠勤;;关于举旗问题的理论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奇伟;;由禅让制度论及尧舜时代我国已进入中国早期国家阶段[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10 宋一;;“软实力”视野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柏林;;《大学》的伦理政治观及其对廉政建设的启迪意义[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2 江立成;魏婷;;简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探索谈起[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胡昂;;邓小平改革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与发展[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钟哲明;;培育民族精神是搞民族主义吗?[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g,
本文编号:1963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6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