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以我国台湾地区大法官会议制度为鉴

发布时间:2018-06-02 10:24

  本文选题:审判委员会 + 大法官会议 ; 参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职权不明确、侵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助长司法解释合法化,是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主要弊端。目前,一些学者提出的废除和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主张都不可行。审判委员会制度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大法官会议制度非常接近,我国应当借鉴大法官会议制度,取消最高人民法院以外所有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使法官在个案中掌握法律解释权,并把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改组成专门的法律解释机构,统一行使法律解释权。
[Abstract]:The main malpractice of our judicial committee system is that the power is not clear, the infringement of litigant's right of action and the legalization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At present, 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the abolition and reform of the judicial committee system is not feasible. The system of the judicial committee is very close to the system of the Justices' Conference in Taiwan. China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system of the Justices' meeting and abolish the judicial committees of all the courts other than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so that judges can have the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in individual cases.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Judicial Committee was reorganized into a specialized legal interpretation body, exercising the power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uniformly.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法律方法视域下的司法制度建设研究”(2012GGJS-01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国,肖建光;审判委员会制度考——兼论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褚红军,陈靖宇;审判委员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兼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法律适用;2005年10期

3 高洪宾;;中国审判委员会制度改向何处——以本土化为视角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6年03期

4 朱健;;历史考察与现实反思:审判委员会制度之检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赵红星,国灵华;废除审判委员会制度——“公正与效率”的必然要求[J];河北法学;2004年06期

6 王素敏;;浅谈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完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王文华;审判委员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设想[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李良雄;;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弊病及其完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9 林占东,张军;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废的理性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王春芳;审判委员会制度的透析与远景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燕昭乐;;检察权性质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张薇;卓广平;;论司法独立体系下审判委员会对法官独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胡美灵;;农民自治权探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7 陈瑞华;;正义的误区——评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8 吴义龙;;自由还是安全:一种经济学的进路——兼评《并非自杀契约》[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魏建国;;普遍信任:法制现代化的深层内驱力[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10 李栋;;试论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原始民主遗风[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葛洪;;编辑活动的范式转换[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5 ;专门法庭的法律构造与机构建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建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林晓瑜;;夹缝中的变革:审判委员会放权改革路径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洪;;《逻辑的训诫》前言:法律的生命[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蒋德海;;我国法制建设应严格区分制约和监督[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彭锡华;;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之建议[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琳琳;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使用权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付夏婕;论英国土地法律制度变迁与经济转型[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飞;英国宪政成因的初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梁小利;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度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音;英国宪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邓彬;农村基层法庭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冯辉;在法官、行政官与村官之间[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辉辉;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与出路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2 贺卫方;;关于审判委员会的几点评论[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3 肖建国,肖建光;审判委员会制度考——兼论取消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现实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李晓辉;关于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0年01期

5 陈贵民;论司法效率[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肖扬;;当代法律制度[J];法学家;1999年06期

7 吕中亚;关于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制度的思考[J];法学;1996年05期

8 薛阿平,姚旭斌;从监督走向制约——法院内部审判监督制度改革初探[J];法学;1999年09期

9 龙宗智,李常青;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J];法学;1998年12期

10 吴翔;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力;;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庆东;审委会应由领导型向专业型转变[J];法律与生活;2004年23期

2 张小艳;法官职业化与法律解释[J];台声.新视角;2005年04期

3 张阳;;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马亮;;论法官与法律解释[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5 李水明;余向阳;卓茂华;;法官应完美地融入法律——刑事司法中法律解释之科学性论纲[J];消费导刊;2009年19期

6 陈晨;;试论法官法解释权的界限[J];学理论;2010年02期

7 张征宇;;以法律解释为视角浅析法官到底该如何说理[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8 张丽萍;;简析我国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改革[J];知识经济;2010年04期

9 李冀;;适用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0年S7期

10 黄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践行困境与解决[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书宏;;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白书文;王玲;;完善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的职能,确保办案质量[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3 王树江;;重新整合审判委员会制度[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4 姚云霞;;律师应列席审判委员会[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杨浩;;试论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远山;;论审判委员会改革[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蒋明军;;董必武法院内部监督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杨铭;梁展欣;;当前审委会改革中的六大盲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胡中华;;法律解释论视野下的中国环境公益行政诉讼制度之建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德满;;法律解释与律师诉讼业务[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道才 晏祥龙;谈法官在裁判中的法律解释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0年

2 袁明圣 吴 萍;法律解释的司法终决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娄银生 陈亚鸣;我省举办全省刑事审判高级研讨班[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陈有西;法院改革的三大亮点[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5 周文馨;“四大班子”领导现身审委会[N];法制日报;2007年

6 王斗斗;“四药方”治审委会“慢性病”[N];法制日报;2008年

7 郭春雨;吉林高院出台意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谢炜 通讯员 董亭;“阳光”下的判决[N];云南日报;2009年

9 ;加强法律监督力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屠少萌;钟蔚莉:法槌在手 责任在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李伟;法官解释确定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李晟峗;法律诉讼中的博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昌林;论刑事裁判权的归属[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赖波军;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8 崔军;论司法裁判[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岩峰;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雷小政;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忠献;从文本世界到现实世界: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释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梁彩虹;法官的法律解释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尚志;论能动司法的限度[D];暨南大学;2011年

4 刘荻;论司法的合法性与法律商谈[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武军;中国刑事判例制度的法理探析[D];苏州大学;2004年

6 王晶宇;司法实质正义与司法自由裁量权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谢财能;检法之间法律解释冲突的控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8 桑辰;疑难案件中的法官的司法能动性[D];厦门大学;2009年

9 孟欣然;法官法律解释主体资格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胡芸;试论民事审判中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D];湘潭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68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68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