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监狱行刑的善恶选择
本文选题:监狱行刑 + 善恶 ; 参考:《河北法学》2012年05期
【摘要】:监狱行刑善恶或道德行为选择,是监狱行刑者在一定的善恶观念支配下,在监狱行刑活动中对涉及服刑罪犯执行刑罚或相关利益的行为的自觉自愿抉择,其选择需要具备外在的可能性、内在的可能性以及行为选择能力的必备条件。当下我国监狱行刑善恶选择的现状积极变化和消极变化都很突出,究其原因,既有来自宏观的社会原因,又有出自监狱干警的职业特点和干警自身的因素,目前的状况,使得监狱干警进行善恶或道德选择处于一种两难状态,即陷入了道德困境,如何走出困境?从根本上说,走出困境必须依靠人们包括监狱干警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和道德境界及选择能力的提高。在监狱行刑活动实践中,要正确进行善恶选择,监狱干警职业道德建设要把提升干警善恶选择水平作为着力点。
[Abstract]:The choice of good and evil or moral behavior of prison execution is the conscious and voluntary choice of prison executors, under the control of certain concepts of good and evil, to carry out punishment or related interests of prisoners in prison execution activities. Its choice needs external possibility, internal possibility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of behavior choice ability. At pres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hoice of good and evil in prison execution in our country is very prominen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e reasons are not only from the macro social reasons, but also from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son policemen and the factors of the police officers themselv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ke prison police conduct good and evil or moral choice in a dilemma, that is, into a moral dilemma, how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Fundamentally speaking, we must rely on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practical activities, moral realm and choice ability to reform the society, including prison policemen. In the practice of prison execution, the correct choice of good and evil should be carried ou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ison policemen 'professional ethic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good and evil choice.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委刑法学重点学科项目(j52103)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洛川;;伦理视角的监狱善恶标准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孙龙;;浅论监狱的行刑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3 王丽辉;刘朋涛;;浅析我国的监狱企业体制改革[J];经济论坛;2011年05期
4 王志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监狱工作的进步与转型[J];中国司法;2011年07期
5 杨征军;;监狱服刑人员社会适应性评估与预测性评估的基本问题[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何徕;;行刑社会化法律问题研究——以罪犯教育改造为视角[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陈胜;;创建和谐警犯关系 提高教育改造质量[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瑞珊;张奕显;;和谐社会下监狱行刑的改革与发展——以刑事政策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吴天宝;;罪犯人权保障机制的法理研究[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侯斌;;和谐社会建设与罪犯矫正制度转变[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李卫国;邱越;孟钢;;试论我国刑事执法建设的创新方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吕刚;;监狱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我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张伯平;;行刑成本与监狱工作[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郑导;薛伟宏;;试论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兼论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机制的改革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狄小华;;试论犯罪的恢复性矫正[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王泰;;罪犯人权问题纵横谈——在比较的层面上[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丁强;;浅析监狱文化对罪犯心理健康的影响[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永济监狱 赵永平;制约监狱行刑法制化进程的瓶颈[N];发展导报;2004年
2 李强;监狱开放:打开神秘之门的执法创新[N];检察日报;2005年
3 武兴胜 (作者单位为太原第一监狱);创新现代监狱工作 服务法治社会建设[N];山西政协报;2007年
4 薛萍;从监狱属性谈行刑的社会化[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王刚;拿什么拯救罪犯[N];甘肃法制报;2007年
6 记者王宇;缺乏专业人才成为制约症结[N];法制日报;2005年
7 酒泉监狱监狱长 韩全利;安全稳定第一位[N];甘肃法制报;2007年
8 王杰卿;监狱如何帮助罪犯回归社会[N];检察日报;2007年
9 刘金林邋林中明 孙永生;监所检察面临四大挑战[N];检察日报;2007年
10 刘金林;行刑改革要符合国情[N];检察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冯一文;中国囚犯人权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尹伟中;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与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华龙;我国监狱行刑权运行机制变革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于辉;论我国监狱行刑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嘉;论我国监狱行刑处遇制度的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海宏;我国监狱行刑引入恢复性司法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晓英;我国监狱行刑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峰;监狱行刑社会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冯昆英;罪犯的权利及其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奕显;刑事政策视野下的监狱行刑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毕洁印;我国监狱行刑的观念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杨云;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监狱行刑中的运用[D];燕山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9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1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