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的合法性危机及其克服——基于哈贝马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5 15:39

  本文选题:司法 + 合法性 ; 参考:《政治与法律》2012年06期


【摘要】:司法的合法性问题在于:一种法律的适用,如何既具有内部自洽性又具有合理的外在论证,从而同时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法律的正确性。当代西方的典型理论包括法律诠释学、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相对而言,德沃金的整体性司法提出了更为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其缺乏对话层面的考虑,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独白化的困境。为此,哈贝马斯将商谈理论引入司法以解决司法判决的合法性问题,从而提出了商谈式司法的理念。就我国而言,与能动司法相比,商谈式司法具有更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Abstract]:The legality of judicature lies in: how to apply a kind of law, how to have both internal self-consistency and reasonable external argumenta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certainty of law and the correctness of law at the same time. The typical 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legal hermeneutics, legal realism and legal positivism, can not solve this problem well. Comparatively speaking, Dworkin's holistic justice puts forward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but because of its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dialogue level, it inevitably falls into the dilemma of monologue. Therefore, Habermas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negotiation into judicature to solve the legality of judicial decision,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judicial negotiation. As far as our country is concerned, compared with active judicature, the negotiable judicature has mo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徐亚文;邓珊珊;;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语义与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3 邱昭继;;法律问题有唯一正确答案吗?——论德沃金的正确答案论题[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4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5 郜占川;;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制度层面的优化与突破[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6 程德文;;现代司法的合理性——哈贝马斯商谈论之司法观[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焦宝乾;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理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张平;;法的核心要素之辩——以法律实证主义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周进军;;论民事司法两效背离的柔性契合——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切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黄春;;公民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程雁雷;行政法的博弈分析:以行政合同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先钰;;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骆正言;;何谓“不抵触”——地方立法“不抵触”原则的廓清[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王天林;;公开被质疑的背后——对“邓玉娇事件”的宪政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8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高卫民;;西方协商民主发展的分析及其启示[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10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图依布纳;矫波;;现代法中的实质要素和反思要素[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3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4 范愉;从司法实践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法制建设——论法与社会的互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公丕祥;;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张志平;试论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范愉;;诉前调解与法院的社会责任 从司法社会化到司法能动主义[J];法律适用;2007年11期

8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9 罗东川;丁广宇;;我国能动司法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10 王千华;评欧洲法院司法能动性的贡献及其限度[J];法学评论;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达珠;;法律的合法性危机及哈贝马斯的法政治学理论——解读《在事实与规范之间》[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柳建文;哈贝马斯合法性理论释读[J];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05期

3 贾可;;权利的体系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4 吴晓明;李剑;;哈贝马斯的法律合法性问题初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陈炳辉;试析哈贝马斯的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兼与胡伟同志商榷[J];政治学研究;1998年02期

6 潘西华;;协商民主与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从哈贝马斯的“商谈论”谈起[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7 凌新;喻红军;;论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江汉论坛;2010年04期

8 王立峰;李海滢;;法律合法性的批判与超越——韦伯与哈贝马斯的法政治学思想比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4期

9 于博;;回到社会:商谈民主对合法性的重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4期

10 龚群;;政治信任:合法性与合规范性[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中民;;政治合法性危机与中东变局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第二辑)[C];2011年

2 吕建华;;浅析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丽;;创造具有整体性多样化的建筑外部空间——滨水的城市中心区的设计思考(以南海新CBD规划为例)[A];21世纪城市——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IFHP)第46届世界大会大学生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方斯远;;科斯企业理论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初探——以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为例[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宋迎法;高娴;;整体性治理:电子政务建设“碎片化”的治理逻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国兵;;理解“简政强镇扩权”改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郭苏明;;人文生态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连续性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梅保华;;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A];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与城市文明建设研讨会参阅文集[C];1997年

9 梁健;吴发胜;邓鑫;;肝炎后肝硬化中医整体性临床疗效评价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左婷;;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山东;司法裁判仅有技术层面的公正是不够的[N];检察日报;2001年

2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瑞华;司法裁判的及时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田成有;尊崇法律无需“迎合”民意[N];法制日报;2009年

4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院长 张向东;培养法官和谐的司法裁判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浙江省绍兴县人民法院院长 寿国光;法律精神和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省政协常委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成有;尊崇法律还是符合民意(上)[N];云南政协报;2009年

7 唐作培;裁判的艰辛[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张卫平;足球裁判与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何家弘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减少“涉法上访”不妨从完善陪审制开始[N];法制日报;2007年

10 王效锋;必须提高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信力[N];济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润锋;哈贝马斯理性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闻;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夏宏;哈贝马斯法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国东;合法律性、合道德性与合法性:对哈贝马斯商谈论合法化理论的一种解读[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韩德明;司法的现代性及其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程德文;法律的商谈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苑华;评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庞正;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刚;试论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法律范式[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涛;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陆玉胜;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国华;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法律合法性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剑;哈贝马斯法律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下中国法治社会之观照[D];湖南大学;2010年

6 邹益民;哈贝马斯法律合法性理论中的普遍主义成分[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姜;论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D];新疆大学;2011年

8 吴晓春;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志安;论哈贝马斯的制度批判——合法性危机及其解除[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荣;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66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66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7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