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辩护律师的民事责任

发布时间:2018-07-05 18:38

  本文选题:辩护律师 + 民事责任 ; 参考:《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06期


【摘要】:在我国,由于诉讼构造和国家赔偿制度的影响,辩护律师的民事责任一直处于休眠状态。随着诉讼构造改革的推进、律师职业的商业化以及民众权利意识的提升,辩护律师的民事责任问题必将浮出水面。从世界范围看,尽管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判例对辩护律师是否适用民事豁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不称职的辩护律师(包括指定辩护律师)课以民事责任则是大势所趋。在责任构成方面,辩护律师与民事代理律师应适用同样的构成要件。在赔偿范围方面,辩护律师不仅应对其失职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性赔偿,还应对其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如果辩护律师的失职行为是故意或恶意实施的,被告人还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
[Abstract]:In China, the civil liability of defense lawyers has been dorman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litigation structure and national compensation system.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reform of litigation structur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awyer profess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awareness of rights, the civil liability of defense lawyer will come to the surface. From a worldwide perspective, although there are two distinct attitudes in the legislation and jurisprudence of major countries and region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civil immunity by defence couns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Civil liability for incompetent defence counsel, including appointed counsel, is a general trend. In terms of liability, defence counsel and civil counsel should apply the same constitutive elements. In terms of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the defense lawyer should not only compensate for the economic loss caused by his negligence, but also compensate for the moral damage caused by his act. The defendant may also claim punitive damages if the dereliction of duty is carried out intentionally or maliciously.
【作者单位】: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6.5;D9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田勘;;错案赔偿在美国[J];民主与法制;2007年15期

2 樊崇义,胡常龙;走向理性化的国家赔偿制度——以刑事司法赔偿为视角[J];政法论坛;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喜芬;;论我国刑事司法赔偿制度的困境与转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杜锦;;我国刑事赔偿程序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3 贾丽莉;单丽萍;;存疑案件刑事赔偿归责原则[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金姣;吴丹;;刑事错案救济机制研究——以美国为鉴[J];研究生法学;2012年05期

5 唐潇;;浅议我国新《国家赔偿法》中的刑事赔偿归责原则[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11期

6 管宇;;《国家赔偿法》修改研究述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周美华;;试论我国刑事赔偿的违法归责原则[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8 林喜芬;;论刑事司法错误的发生机理与现实危害——基于诉讼运行的分析[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周美华;林志明;;论存疑案件刑事赔偿归责原则[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刘小牛;;国家赔偿法之私法性探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张红;司法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欣;行政赔偿程序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瓮怡洁;刑事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俊;司法赔偿程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娟;试论国家赔偿法的公法性与国家赔偿的私法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刘会宇;刑事司法赔偿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魏玲;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王晓莉;法定权利的实现与司法救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冯哲;论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曹运柱;我国《国家赔偿法》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和完善[D];吉林大学;2004年

7 宋颖;刑事赔偿若干问题探讨[D];苏州大学;2004年

8 陈俊;刑事司法错误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玮玮;我国行政赔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崔江西;刑事赔偿基础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论辩护律师提前介入刑事诉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李贵方;李大华;;强化辩护律师的权利保障[J];内部文稿;2002年04期

3 李强;;公证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J];河南农业;2006年09期

4 徐莹;;试论辩护律师的人身权保障[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董晓宇;;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完善与重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王金华;余经林;;试论侦查阶段的辩护律师阅卷权——以新《律师法》的不足为视角[J];法治研究;2009年04期

7 孙欣;;打黑律师这些年[J];法律与生活;2010年01期

8 葛同山;;论刑事辩护律师的真实义务[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张苏军;;探寻辩护律师的成功之路——评孙国祥教授的《刑事辩护方略》[J];法学天地;2001年07期

10 陈卫东,刘计划,石献智;理性探讨 友善交锋 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律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向东;岳丽娟;;解决辩护律师调查取证难的具体措施[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田文昌;颜九红;;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吕淮波;;对如何保障有需求的普通百姓能“请得到、请得起、信得过”律师的思考[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冯昀;;中国辩护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郭哲;车璐;;刑事辩护的思维技巧——以阿拉巴马州诉内斯谋杀案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汤忠赞;;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取证权[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7 陈惠忠;;律师与程序公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冯昀;;辩诉交易能否在我国畅行[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石全瑜;;论律师对刑事案件的介人权[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刘碧田;杨铭;;董必武与我国的律师刑事辩护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海青;辩护律师权利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倪建军 岳美娟;讯问笔录上有了辩护律师签名[N];检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牛晓波;死刑复核权收回在即 审控辩三方角力细节[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王斐弘;刑辩难意味着什么[N];法制日报;2004年

5 律师手记 王俊民;为辩护律师辩护[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

6 崔兴柏;辩护律师:权利大义务重[N];眉山日报;2008年

7 李克杰;北京海淀法院为何把律师“请出”法庭?[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8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 法学博士 王新环;律师不宜向被告人披露同案犯口供[N];检察日报;2010年

9 张燕生;伦敦刑事法院:辩护律师与公诉人平起平坐[N];法制日报;2004年

10 见习记者范 玲莉;探究律师调查取证难[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滔;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葛同山;辩护律师保密特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宜光;两岸律师辩护制度之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管宇;论控辩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李昌盛;论对抗式刑事审判[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谢佳芬;刑事辩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赵洪芳;法庭话语、权力与策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林林;被追诉人的主体性权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屈新;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陈果;论死刑正当程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丹;我国辩护律师的诉讼权利保障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王丽军;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豁免权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王晓见;辩护律师的程序权利及保障[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宁;我国辩护费用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康晓钟;论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罗莉莎;辩护律师保守职业秘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袁莉;论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改革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石东旭;论辩护律师与公检法机关之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焦元章;论辩护律师诉讼地位的独立性[D];湘潭大学;2006年

10 杨硕;当前辩护律师调查取证难现状剖析及对策[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01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01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