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从当前的涉诉信访谈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8-07-06 18:26

  本文选题:涉诉信访 + 审判监督 ; 参考:《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从我国近年来日益突出的涉诉信访问题出发,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际数据,从社会大环境、法院自身工作和当事人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中外制度对比,分析了我国的涉诉信访启动程序和处理制度,从中发现诸如申诉程序过多过滥、处理不规范、信访问题“终而不终”、出口不畅等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中国社会现状出发,从化解涉诉信访难题的角度对完善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提出了建议。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所在省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涉诉信访的整体情况和信访案件的基本特点,基本呈现了我国的涉诉信访的全貌。第二部分从社会大环境、法院工作自身以及当事人自身因素等方面对涉诉信访的成因进行了全面客观的描述,体现了涉诉信访形成原因的复杂和不可避免的特点。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对比了中国和国外的涉诉信访处理制度,从中吸取成功经验,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涉诉信访处理制度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严格限定审判监督的启动程序、规范申诉审查程序、建立中央省级两级终结机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以及依法打击违法上访等方面,对完善审判监督程序提出建议。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ssue of complaint letters and visit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cases and actual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ourt's own work and the parties' own factor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syst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dure and handling system of petition initiation and handling in China, and finds 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excessive and excessive appeal procedure, non-standard handling, the problem of letter and visit "ending but not ending", and the difficulty of export,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the procedure of civil tr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from the angl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petition.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vince, analyzes the whole situation of the complaint petition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tition case, and presents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complaint petition and visit in our country. The second part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description of the causes of the petition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ourt work itself and the parties themselves, which reflects the complex and inevit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uses of the petition.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the system, compares the handl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draw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it, and analyzes the oper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fourth part aims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strictly limiting the starting procedure of trial supervision, standardizing the appeal examination procedure, establishing the central provincial level two level terminating mechanism, resolving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in many ways. To perfect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and crack down on illegal petition according to law,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procedure of trial supervision.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34;D632.8;D9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晓霞;;论涉诉信访的成因及其解决对策[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2 黎四奇;;沉重的收获[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9期

3 任鸣;法大;;《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会在京召开[J];法律适用;2011年07期

4 苏宏波;;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执行问题[J];大家;2011年16期

5 蒋琪;秦增光;;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新问题[J];中国律师;2010年12期

6 杨晓玲;郝炜;;行政再审程序之改造——以保障行政诉权为视角[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7 池涛;;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理念重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8 鲁玉桃;倪其昌;;关于现行民诉抗诉案件再审制度的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林文学;刘小飞;;论我国民事再审审查制度的完善[J];法律适用;2011年07期

10 段昕彤;;试析刑事再审程序[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涉诉信访的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阎耀军;宋协娜;张美莲;;信访问题预警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4 李小兵;;完善机制固根基 畅通渠道解疑难——从奉新信访实践浅议如何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5 宋协娜;周念群;;改革开放30年中国信访制度变迁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6 赵咏雪;;新形势下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建议——从董必武法学思想的角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7 侯保疆;刘晓宁;;论乡镇政府信访工作机制创新[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宋协娜;王慧;阎耀军;;基于MIS的信访问题预警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设想[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吕烨;;我市建立合法理性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探讨[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10 杜楠;;浅析现阶段信访制度的完善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勇 查啸宏;高度重视和解决信访突出问题[N];安庆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潘骞;安徽结合监管办信访[N];中国环境报;2010年

3 刘祥其 尹义权;和县“大信访”构建大和谐[N];巢湖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强 实习生 张迪 通讯员 岳信;短信信访推广进入倒计时[N];南方日报;2010年

5 特约通讯员 张振江;江口多举措化解群众信访问题[N];铜仁日报;2010年

6 记者 宋明杰;“阳光信访”呼唤双向规范机制[N];新乡日报;2010年

7 张跃进 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扬州实行“四办”机制 化解群众信访问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马朋太;网上信访便捷畅通[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9 本报通讯员 张双山;信访网络“访”回民心[N];人民代表报;2010年

10 记者 程刚 建荣;全省信访联合接待大厅建设暨“三无”县(市、区)表彰大会召开[N];陕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韩红;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述元;论刑事审判监督二重性及制度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邓颖;刑事生效裁判申诉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郑学林;民事再审制度改造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谭淼;刑事再审理论与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孔军;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及其在我国的确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邹学荣;民事错案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海年;从当前的涉诉信访谈我国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汉利;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机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琳;行政救济下的信访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李淑美;论涉诉信访及其完善[D];河南大学;2010年

5 赵兵让;甘肃省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现实途径探析[D];兰州大学;2010年

6 韦宏喜;广西城市居民信访状况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袁婧军;行政信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涛;包头市政府信访局执法现状调研报告[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俞海颖;转型期我国信访救济制度改革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李青;我国行政信访程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3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03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c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