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主体地位之理论证成
本文选题:检察机关 + 非法证据排除 ;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支撑西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有司法廉洁说、违法行为阻却说以及宪法性权利保障说。中国的检察机关是司法机关,其和法院一样具有保证司法廉洁的责任;中国的检察机关还是法律监督机关,检警分立的模式保证其能客观中立地履行侦查监督,阻却违法取证;随着人权入宪及其在新刑诉法中的确立,中国的检察机关被赋予了"监督官"与"保民官"的双重角色,给予民众宪法性权利保障与救济。另外,基于实现非法证据的彻底排除,提高审判效率和司法公正,内化于本土诉讼程序中的检察机关作为排除主体也具有理论证成上的逻辑自洽。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upporting the exclusionary rules of illegal evidence in the west is the doctrine of judicial integrity, the hindrance of illegal behavior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of China are judicial organs, which have the same responsibility as the courts to guarantee judicial integrity;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of China are also the legal supervision organs, and the pattern of separation of police and police ensures that they can be objective.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human rights into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criminal prosecution law,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of China have been endowed with the dual roles of "supervision officials" and "civil servants", and give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and relief to the people. Furthermore, the efficiency of trial and judicial justice are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lete exclusion of non legal evidenc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which is localized in the local proceedings, also has the logical consistency of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as the subject of exclus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龙宗智;评“检警一体化”兼论我国的检警关系[J];法学研究;2000年02期
2 陈卫东,刘计划;论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兼评《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J];中国法学;2003年01期
3 孙远;;对三种排除非法证据之理由的追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张倩;刘静坤;;庭前会议程序在实践中的展开[J];中国审判;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林喜芬;;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位阶——兼评中国证据规则的宪法化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胡玉霞;对刑事诉讼法第七条的理性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韩光;从“夫妻看黄碟”案看刑事侦查中的司法令状规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姚正祥;论取保候审制度的终结──兼谈保释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刘少军;论刑事程序对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早春;徐瑾;倪培兴;;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问题刍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立新;张红梅;;论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熊霞;;论检察职权配置的三个要求及其实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徐宜亮;姜保忠;;侦查监督权的缺失与完善——侧重于侦查监督部门职责的考察[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谢财能;;强制性侦查措施检察监督机制的不足与完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赵靖;;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胡激洋;吴美满;;从刑法文本到社会学意义的成功实践——石狮市院妥善处理两村村民聚众斗殴的个案价值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7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玲;刑事司法中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波;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魏巍;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救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海娇;我国刑事诉讼见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瑞华;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宪法救济[J];法律适用;2004年09期
2 陈卫东,郝银钟;实然与应然:关于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随想——兼答王天国先生[J];法学;1999年06期
3 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4 陈兴良;诉讼结构的重塑与司法体制的改革[J];人民检察;1999年01期
5 宋英辉;张建港;;刑事程序中警、检关系模式之探讨[J];政法论坛;1998年02期
6 汪建成;论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的调和[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建林;李晶;;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规范——基于预防和排除的双重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1年06期
2 詹安乐;;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陈莹莹;;审前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行政与法;2011年05期
4 张元鹏;刘文峰;马可;;论检察机关如何应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对刑事案件发回重审的影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陈永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检警关系的影响[J];人民检察;2006年22期
6 李洪亮;;浅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法制与社会;2010年35期
7 徐清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试点项目”报告[J];法制资讯;2011年02期
8 张小蓓;;检察机关非法证据排除工作机制的若干思考[J];犯罪研究;2011年02期
9 王勇;;论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10 何强;吕小涛;;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论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4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步洪;;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研究——检察职能基于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介入社会管理的公法制度设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应征;刘国媛;;论我国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职能的拓展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仁平;把惩防职务犯罪融入大局[N];检察日报;2008年
2 何志刚 丁艳 本报记者 胡新平;全市检察机关集中批捕起诉一批“两抢一盗”案件[N];抚州日报;2006年
3 刘灿忠;全省检察机关强基固本抓基层[N];贵州日报;2007年
4 石顺荣 龙清容;全州检察机关着力提高执法公信力[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5 沈静芳;我区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五项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6 刘海森;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N];闽南日报;2006年
7 黄润平;农五师检察机关深化教育促转变[N];兵团日报(汉);2008年
8 记者 刘邦德 通讯员 施坚轩;71名社会人士成为新一任检察机关监督员[N];东方城乡报;2008年
9 记者 陈张邋通讯员 蒋玉明;市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吸引市民目光[N];桂林日报;2008年
10 ;在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活动中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许治安答淮南日报记者问[N];淮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刘昌强;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虞浔;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8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小鹏;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D];郑州大学;2004年
2 唐宇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崔海龙;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6年
4 孙军;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陶书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马丽霞;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7 郭宏杰;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林;公益诉讼初论[D];苏州大学;2006年
9 邢金;论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范芸;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要求与制度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5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05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