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地位和职责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China, "the procedure of confiscation of illegal proceeds of criminal suspects, defendants and death cases" has the legal characteristics of criminal trial procedure, rem procedure, trial procedure in absentia and no criminal conviction procedure. In this procedure,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applies to the people's court as the public prosecution organ, its power nature still belongs to the right of public prosecu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cts as the legal supervision organ to perform the legal supervision duty according to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明楷;;论刑法中的没收[J];法学家;2012年03期
2 陈瑞华;;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刘方;[N];检察日报;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承斌;;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再探讨——基于立法例的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付晓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刘远;;罪刑法定主义的哲学视域[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5 周铭川;;法条竞合中特别法条和普通法条的关系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6 王俊梅;;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的争议梳理及解决路径[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吕晓伟;;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周铭川;;对向犯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杨征军;徒刑的内容——行刑视角的思考[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刘杰;同类型故意与过失犯罪法定刑同一的立法完善——从故意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展开[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吴大华;罗鹰;;论刑事被害人补偿——以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周亦峰;张晶;;精神障碍者危害行为之规制与保障[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5 贾桂海;;寻找安全之路——犯罪学的向度与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时延安;孟宪东;;检察机关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地位和职责[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7 汪建;;经济犯罪废除死刑论[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8 王松鹤;余滢;;被忽视的证据:刑事审判中独立量刑证据制度的缺失与构建[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王晨;;公正的印迹:刑事裁判文书的功能与风格——以最高人民法院“两评查”活动为切入点的实证分析[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林;危险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文蕙;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蔡军;想象竞合犯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苏宏峰;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余家恺;组织犯的诠释基础与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媛媛;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茗;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金业;论独立教唆罪的设立[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李慧芳;中日环境犯罪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8 侯嫣;女性暴力犯罪比率趋升的原因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庆新;论教唆犯的性质[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万志鹏;;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陈瑞华;;论量刑信息的调查[J];法学家;2010年02期
3 金光旭;钱叶六;;日本刑法中的不法收益之剥夺以没收、追缴制度为中心[J];中外法学;2009年05期
4 陈虎;;提高死刑案件证明标准 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J];中外法学;2010年03期
5 王飞跃;;犯罪工具没收研究[J];中外法学;2010年04期
6 陈瑞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7 谢望原;;刑法中的没收制度[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熊选国;[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晓琦;[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军;论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于立勤;;加强法律监督 提高执法水平[J];新疆人大(汉文);1999年05期
3 邓伟志;;没有监督便没有文明[J];群言;2000年05期
4 张洪利;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履行法律监督职责[J];时代潮;2003年16期
5 杨亚非;我国检察机关是合格的法律监督主体[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是推动检察工作新发展的战略部署[J];人民检察;2005年02期
7 陈宗柏;论人大对执政党的法律监督[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8 张利兆;;法律监督说理的内容与方法[J];人民检察;2006年20期
9 张玉林;;加强法律监督 促进社会和谐[J];法治与社会;2009年07期
10 严浩锋;;谈检察机关如何加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J];法制与社会;2010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冰;;论法律监督方法与途径的创新[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田宏杰;;守望法治:法律监督的价值分析与机制变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王文生;;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应当走出十个误区[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庆华;田萍;;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法律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易珍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强化法律监督之要义[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郭小锋;;试论“双层”法律监督模式[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刘玉娥;;在地方人大执法检查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A];2005湖南省地方人大执法检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刚;;董必武检察思想初探[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祝国治;检察推动力的核心是法律监督实践[N];检察日报;2009年
2 莎莎 冯涛;打造法律监督的“价值高地”[N];陕西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龙平川;坚持科学发展 强化法律监督[N];检察日报;2008年
4 孙桂明 陈继;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律监督能力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
5 王其江;法律监督能力包括七个要素[N];检察日报;2005年
6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员会书记 李江;在保障发展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N];检察日报;2009年
7 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 刘福谦;应当加强对“另案处理”案件的法律监督[N];检察日报;2010年
8 李维彬 记者 向国敬 胡友娟;积极探索法律监督“四种新模式”[N];西部法制报;2011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新环;建树检察权威重在提高法律监督能力[N];检察日报;2005年
10 吴建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法律监督[N];检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国锋;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徐静磊;论检察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冯景合;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学成;民事检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刘涛;从督察院到监察厅[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徐军;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翟东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权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斌;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杨丽莲;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监督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劲松;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朱蓓;论行政紧急权的法律监督[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日辉;我国行政法体系中的抽象行政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微;行政公益诉讼中的检察机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史慧敏;试论当前我国检察机关的建议权[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张莹;个人信息保护行政监督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9 梁卫洪;地方人大还贷承诺的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殷玉洁;执政党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24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2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