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跨越式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之道——以宁夏的做法为评析对象

发布时间:2018-08-22 20:33
【摘要】:面对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的阶段性特征,宁夏通过政策引领、制度设计、机制建设、队伍规范化建设及发挥独特的民族资源优势等方式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做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实际功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调解纠纷队伍素质能力建设、积极拓展调解工作新领域、积极培育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等途径予以补强。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growing number of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society, Ningxia has actively resolved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by means of policy guidance, institutional desig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ranks, and exerting unique national resource advantages.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chieved good social results. Its practice has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ctual effec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iversified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mediation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building of the mediation contingent,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new field of mediation work. Actively cultivate folk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and other ways to strengthen.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部民族地区转型期间的社会稳定问题研究”(10XSH000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官波;;建立集体林权承包纠纷仲裁制度 推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J];今日民族;2011年01期

2 何平;武海波;;关于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律师作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司法;2010年09期

3 李钰;;试论我国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审判法庭的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4 林霄红;;多民族边疆省区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的困境与出路[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杨晓燕;范元昌;贺良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成因及对策——以云南省蒙自县为例[J];丝绸之路;2010年22期

6 唐文娟;;构建民族地区社区调解机制的若干思考——以四川凉山彝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7 邢占江;;民族地区基层检察院派出机构发展对策[J];人民检察;2010年22期

8 朱兴文;;论民族地区司法对人才的保护[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潘宠娟;;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10 司马俊莲;谭明;;论刑事和解与民族地区传统法律文化的契合——对鹤峰县人民检察院“关注民生的公诉模式”的法理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李桂荣;周芳红;;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青海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A];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秀娟;;论刑事和解的正当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项冶萍;罗长青;费文婷;高俊;;美国ADR对完善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意义[A];2007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7年

5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欧阳令全;;我国民事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制度架构[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黄兆鸣;罗俏兰;许惠玲;;刑事和解机制的实践与探索——白云区检察院适用刑事和解处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屈凌;;论我国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李青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与司法在农村社会中的运作进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10 马惠琴;;建立监狱警察个别教育制度——打造平安监狱,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林峰;砥砺奋进 努力在民族地区实现“五个率先”[N];广西法治日报;2011年

2 记者 梁洪 通讯员 韦盛隆;做民族地区模范 进全国先进行列[N];检察日报;2009年

3 记者卢林峰;夯实基层打牢基础,,把全区政法工作和队伍 建成民族地区的模范[N];法治快报;2009年

4 记者 茶莹;推动民族地区法院科学发展 全力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黄星航;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维护边疆稳定大局 争当民族地区模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薛正俭;宁夏:优秀检察人才频频被“挖”走[N];检察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比学;法律援助在宁夏[N];人民日报;2005年

8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韶青;如何推动民族地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N];检察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周崇华;宁夏延伸法律援助举步维艰[N];法制日报;2005年

10 葛森林;努力为地区繁荣稳定和谐服务[N];重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行政解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张烨;论防止仲裁的诉讼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刘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刘友华;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全文;民事诉讼调解一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洪冬英;当代中国调解制度的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辛国清;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何挺;现代刑事纠纷及其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宠娟;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2 高亢;对多数人造成的侵权事件的多元化解决方式探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万里涛;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邵s

本文编号:2198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98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6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