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再论类似案件的判断与指导性案例的使用——以当代中国法官对指导性案例的使用经验为契口

发布时间:2018-08-26 12:49
【摘要】:使用指导性案例的核心是确定是否为类似案件。中国法官在实践中判断待判案件与指导性案例是否相似的主要支点是案件争议点和关键事实。使用指导性案例要妥当进行类比推理。指导性案例的不同部分在案例裁判中具有不同作用,其指导性也具有多重形式,可普遍化是案例使用的基本要求。不能因指导性案例可能的偏差否定案例指导制度。为了实现公正与法治,需要变隐形使用为明示适用。
[Abstract]:The core of the use of guidance cases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similar cases. The main pivot to judge whether the pending case is similar to the guiding case in practice is the controversial point and the key fact of the case. The use of instructive cases requires proper analogical reasoning. Different parts of instructive cas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case adjudication, and their guidance also has multiple forms. Generalization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ase use. The system of case guidance cannot be negated by possible deviations from instructive cases. In order to realize justice and rule of law,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implicit use into explicit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泽敏;张继成;;指导性案例援引方式之规范研究——以将裁判要点作为排他性判决理由为核心[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2 张继成;从案件事实之“是”到当事人之“应当”——法律推理机制及其正当理由的逻辑研究[J];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3 解亘;;论学者在案例指导制度中的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9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维·杜鲁贝克,王力威,潘汉典;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运动(上)[J];比较法研究;1990年02期

2 戴维·杜鲁贝克 ,王力威 ,潘汉典;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运动(下)[J];比较法研究;1990年03期

3 赖特勋爵 ,张志铭;判例(上)[J];比较法研究;1991年04期

4 郜永昌;刘克毅;;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於兴中;;法律中的类比推理[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2年00期

6 刘莉,孙晋琪;两大法系裁判文书说理的比较与借鉴[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沈解平,黄再再,金权;从案例→到判例——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案例之判例化改造[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8 蒋惠岭;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9 冯文生;争点整理程序研究[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10 邓志伟;陈健;;指导性案例裁判要旨的价值及其实现——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研究对象[J];法律适用;2009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胡云腾;[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杏飞;;指导性案例的法哲学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6期

2 董v,

本文编号:2204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04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