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建议需注意的四个问题
[Abstract]:In February 2010,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the guidance of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s (trial) >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uidance"), which clearly stipulated the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 system. And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and severity a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andardization of sentencing recommendations. Most importantly, article 193, paragraph 1, of the revised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provides that: in court proceedings, the facts and evidence relating to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shall be investigated, and the people's procuratorate shall therefore initiate public prosecution and consult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4.13;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东;;探索量刑建议 贯彻宽严相济[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4期
2 龚晓红;覃燕妮;;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思考[J];楚天主人;2009年08期
3 陈宗琼;;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检察监督[J];消费导刊;2008年05期
4 陈斌;陈楠;;浅析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5 徐维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八对关系”整合[J];中国检察官;2008年09期
6 罗辉勇;;辩护职能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王序东;张仁刚;;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在检察实践中的适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枝然;;在检察工作中如何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J];商品与质量;2010年S8期
9 钱舫;;公诉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思考[J];人民检察;2007年20期
10 蒋晗华;梁洪行;;宽严相济视野下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刑事政策路径之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凤超;;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傅文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刘莉芬;羊忠民;;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王文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走出十个误区[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7 刘红华;徐良;;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群体性案件的指导[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王文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走出十个误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刘宪权;吴允锋;;和谐社会语境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贯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仕俸;把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N];重庆日报;2007年
2 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检察长 吕志平;以“三个理念”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林世钰;主题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N];检察日报;2008年
4 赵新良;构建和谐社会须用好宽严相济政策[N];检察日报;2007年
5 刘广三邋杨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N];检察日报;2008年
6 陈国庆;和谐社会需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N];法制日报;2007年
7 王冰;浅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边防执法中的运用[N];边防警察报;2008年
8 ;正确理解和适用宽严“相济”的政策要求[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办公室主任 彭爱丽;刑事审判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N];人民公安报;2010年
10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董治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切含义及其蕴涵[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运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李元鹤;刑事政策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何挺;“严打”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赵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政策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8 慈健;贿赂犯罪防控对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振峰;刑事政策模式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包雯;慎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婷;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李玲;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D];苏州大学;2008年
3 刘力萍;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D];山东大学;2008年
4 彭艺强;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D];厦门大学;2008年
5 黄淑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我国刑罚制度改革[D];河南大学;2011年
6 胡丹宇;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D];复旦大学;2008年
7 徐凤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实践与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琰;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D];安徽大学;2007年
9 张文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解读及其司法实现[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胡江;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91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29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