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官职业风险、组织支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作用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occupational risk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on this basis, probes into the regul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between occupational risk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301 judges in the western grass-roots courts,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pational risk and other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s, except for the weak and significant regulatory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ent risk and emotional commitment, as well as between social risk and emotional commitmen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032002)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贺卫方;中国的法院改革与司法独立——一个参与者的观察与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凌文辁,张治灿,方俐洛;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探讨[J];心理学报;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管理者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左卫民,谢鸿飞;法院的案卷制作——以民事判决书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5期
3 张小虎;对刑法解释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曾娇艳;谢红丹;;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试论裁判文书与司法公信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龚向和,胡楚周;论司法公正的伦理底蕴[J];长白学刊;2003年01期
6 赵迅,庹进平;走出法理学教学困境的理性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洪跃雄;从诚信的二重性看法律基础课的诚信教育功效[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蔡永彤,石运光;刑事和解的契约法视角解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周东升;诚信危机的法律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卿志琼;违规与转轨秩序[J];当代财经;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玲;刘洪;;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崔凯;企业创新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王韶华;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翟东堂;论民事证据证明力[D];河南大学;2001年
3 杨鹏慧;论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涛;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民事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赵黎;社会变迁中乡村社会民间法的历史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道全;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邓勇;跨国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熊海昌;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李琳;论传统“礼治”与现代法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晓薇;滥用诉讼权利之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2 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清晨或午后,法官最仁慈[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6期
2 周多;;合格的法官——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中国律师;2010年08期
3 姜宇;;法官的位置[J];江淮法治;2011年12期
4 黄成学;;象棋的启示[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张明良;;映日荷花别样红 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乔蓓华[J];检察风云;2011年13期
6 欧燕云;;一名女法官的心路[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7 张琦;;“法官判后寄语”当免[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8 张鹏;;法官的调解能力及增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9 徐俊琪;;浅谈心理疏导法在法院民事调解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10 夏天;;非法证据排除中的法官角色[J];学理论;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立东;毛瑞江;;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之我见[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孙文慧;;论法官职业化及其制度保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段元玉;;浅谈法官职业化建设之实行法官助理制度[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4 张世国;;实现法官职业化的理性思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赵振平;;法官员额与法官助理问题的探讨[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6 王惠民;;浅谈基层法院强化法官职业化的有效途径[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7 严存生;;司法公平与法官“人格”[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杨全好;;律师与法官关系若干问题探讨[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贾天平;;如何规范律师和法官的关系[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刘忠元;赵淑琴;;法官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 吉;法官的职业风险[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戴景月;伤害法官案件背后的冷思考[N];法制日报;2005年
3 江浩哲;法官籍贯回避制度:是耶?非耶?[N];法制日报;2005年
4 吴学安;“法官后语”的是与非[N];经济参考报;2005年
5 孙光 作者系徐州市鼓楼区法院院长;保持先进性是每一位法官的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徐育 庄亦正 赵正辉;法官缘何成了“高危人群”[N];江苏法制报;2005年
7 南方;假如法官丧失良知[N];宁夏日报;2005年
8 徐 捷;法官的称呼[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黄春翔 林孟 金志敏;法官断案快兮快[N];温州日报;2005年
10 杨涛;贩枪的法官为何没早辞退[N];西部法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亓荣霞;法官职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杨宗仁;论法官独立[D];吉林大学;2004年
6 黄文;刑事诉审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岩峰;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从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实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张晓波;法官在诉讼调解中的角色定位[D];苏州大学;2007年
3 刘珂;论民事诉讼中法言释明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罗宁;刑事诉讼中法官角色的定位[D];四川大学;2007年
5 单永英;简析我国法官职业化[D];安徽大学;2003年
6 徐剑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构思[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张志文;论司法立场的法律发现[D];山东大学;2006年
8 孙伟;司法改革中的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孙云康;论法官庭外调查证据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10 唐志容;法官如何判决[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82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48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