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5.2;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兆松;干红光;;完善审判检察监督路径之思考[J];中国司法;2011年06期
2 师玮;;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中国公证;2011年05期
3 王胜国;陈辉;;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后的机制完善[J];人民检察;2011年01期
4 乔新生;;进一步加大反腐败力度 强化检察监督[J];人民检察;2011年03期
5 鄢志祥;;检察机关化解信访矛盾的实践探索[J];中国检察官;2011年14期
6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J];新疆人大(汉文);2011年06期
7 田凯;高琳;;析行政公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调查权[J];中国检察官;2011年11期
8 杨康健;夏林杰;章夏明;;党在我心中 上海检察机关建党9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展[J];检察风云;2011年14期
9 施坚轩;孙启亮;;“我们唯恐做得不够”——上海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援藏援疆工作侧记[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8期
10 张建升;韩大元;焦洪昌;向泽选;张建伟;张敬博;姚雯;;“两会”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与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J];人民检察;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静薇;杨亚民;;试论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监督及其工作机制的创新[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祖祥;鄢志祥;;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3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傅文魁;;检察机关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于晓晴;袁春鹃;;“案件汇报与问答”岗位练兵模式之构建——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的岗位练兵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许海峰;殷健;贾瑞生;钟达先;吕丹;;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沈雪中;糜方强;楼丽;赵宝琦;;试论检察机关捕诉机制改革[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步洪;;检察机关督促民事起诉研究——检察职能基于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介入社会管理的公法制度设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德安;云南检察机关刑事抗诉成效显著[N];云南政协报;2005年
2 记者 黄东黎;河北刑事抗诉数量质量同步提高[N];法制日报;2006年
3 徐盈雁;打牢抗诉改判的“支撑点”[N];检察日报;2008年
4 酒泉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 陈春善;提高刑事抗诉案质量浅析[N];甘肃法制报;2007年
5 王金贵;加强刑事抗诉工作须三策并举[N];检察日报;2006年
6 汪治平;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之比较[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李国民;刑事抗诉:公正路上少不了这一环[N];检察日报;2006年
8 林世钰;数量与质量同降的困惑[N];检察日报;2006年
9 记者 戴丽丽;省会检察机关争先创优获佳绩[N];石家庄日报;2009年
10 朱孝清;论刑事抗诉的属性[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波;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信息共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圣坤;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失灵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任文松;法律监督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建雄;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钟得志;检察侦查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潘度文;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阮丹生;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检察机关刑事抗诉实证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洁;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华小鹏;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D];郑州大学;2004年
4 唐宇驰;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刘宏光;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崔海龙;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6年
7 孙军;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陶书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婷婷;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马丽霞;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27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2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