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少年司法之功能定位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and punish the crime as the main purpose, to reveal and punish the crime as the main purpose, it is endowed with the main function of revealing the already crime facts and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unishment, and to forgive the restorative juvenile justice based on the concept, so as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rime and the juvenile, That is, to return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for the purpos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e given the function of giving evidence to the fact that the crime is wrong, the moral an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are just distributed, and the social relation of the crime of the crime of the crime is fix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鼓楼区人民法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FX047) 南京大学985三期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C913.5;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家琪;;和平、真相、正义与和解[J];读书;2006年08期
2 狄小华;;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J];刑事法评论;2010年02期
3 赵国玲;王海涛;;少年司法主导理念的困境、出路和中国的选择[J];中州学刊;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於恒强,洪流;中国四法域量刑规则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4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张润东;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价值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葛照金,高斐;浅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徐倩;;论刑法的谦抑性——以《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为视角[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9 杜菊;刘红;;人格导入刑法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邵维国;论罚金刑的道义报应根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梁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查起诉阶段的理解与贯彻[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志勇;;中国大陆侵犯专利权犯罪问题研究[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3 王秀科;刘加尧;;主要国家动物福利立法概况及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阮传胜;;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我国反腐败的刑事立法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对照[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王宏玉;;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非监禁刑理念研究——非监禁刑的理念:矛盾冲突中的选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邵小平;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华蓉;论亲告罪的合理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风娥;我国刑法增设水污染罪立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子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有限;论我国刑法中的加重情节[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于明怡;兰州铁路系统毒品问题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赵黎珏;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量刑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家琪;;和平、真相、正义与和解[J];读书;2006年08期
2 高维俭;论我国少年法院的理想模式[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1期
3 李文健;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J];法学研究;1997年04期
4 狄小华;复和正义和刑事调解[J];政法论坛;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薇;中国少年司法制度浅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2 方姿;刘俐;;建立我国完备的少年司法制度[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严台;;西方少年司法制度及其发展趋势[J];国外法学;1986年05期
4 刘朝阳;台湾少年司法制度评介[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9年05期
5 殷雅辉;樊明达;;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蔡晓姗;沈剑虹;;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反思[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7 陈晖;近年来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及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北法学;1994年05期
8 高维俭;;《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评介[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4期
9 黎伟华;;少年司法:如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完美对接?[J];民主与法制;2010年17期
10 戴q谠
本文编号:2526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2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