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澳大利亚远程审理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00:32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司法审判程序也不可避免卷入技术发展的潮流。如何协调利用新型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司法效率和管理法院诉讼进程成为世界各国法院普遍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促进和深化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远程审理应运而生。不可否认,远程审理在司法实践适用之初衷即为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此亦信息技术应用于司法之优势所在。然而,我国近年事关远程审理之司法解释过于侧重司法效益,而对远程审理有关程序构造、程序公正性保障并未予以重视。因而,司法实践中远程审理的运用具有一定恣意性。规范远程审理之适用、加强远程审理程序公正性保障成为目前我国远程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适用远程审理技术的国家之一。总体而言,信息技术与司法结合是20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民事诉讼改革趋势之一。司法程序出现的诉讼拖延以及诉讼成本的负累是促使法院进行信息化变革的主要推动因素。在澳大利亚,远程审理技术最初适用于刑事诉讼程序中对未成年人的取证或向其他脆弱的当事人问话,后逐渐扩展至其他程序。不同与我国把追求司法效率作为远程审理的首要目标与期望达到之效果,澳大利亚法院更加重视远程审理过程中程序公正性的保障。正当程序原则是英美法系重要传统法律理念。澳大利亚远程审理之程序保障不仅体现在成文法立法中,更体现在法官严谨、充实的裁判说理过程中。从比较法视角学习澳大利亚有关远程审理内容,可给我国远程审理提供一个规范化指导。因而笔者期望通过对澳大利亚远程审理内容的介绍,加强我国远程审理等电子司法领域对程序公正的重视。本文除摘要和结语外,共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尤其是我国和澳大利亚关于远程审理现行研究状况。第二章为澳大利亚远程审理的历史变迁。该部分主要介绍澳大利亚远程审理的起源与发展,并结合远程审理的立法状况,从远程审理适用的地域范围、程序的启动主体、适用的条件等方面对远程审理主要内容做一系统介绍。第三章为远程审理对传统诉讼理念的挑战。该部分主要介绍远程审理模式下,公正审判和公开审理理念在诉讼程序中遭受的冲击,并提出法院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保持公正审判和公开审理的传统。第四章为澳大利亚远程作证程序公正性保障。该部分以远程审理程序中最关键之远程作证程序为依托,介绍澳大利亚法院在远程审理过程中对当事人、证人程序公正利益的保障。主要从远程作证之反对权、交叉询问权,作证过程中法官对陪审团的指示、为证人和代理律师提供私人通讯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为澳大利亚远程审理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包括:平衡好远程审理中对诉讼效益的追求与对程序公正性的保障,实现接近正义;明确远程审理的定位、适用的案件范围、程序的启动主体、设立远程审理与普通审理之间的程序转换机制并搭建远程审理协作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861.1;DD9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正德;;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价值取向[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刘伟;吴玄娜;;程序公正补偿性效应的有限性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企业经济;2016年07期

3 徐世坤;;关于会计程序公正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1年04期

4 许世坤;;关于会计程序公正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1年08期

5 宫丽艳;;论教育政策程序公正[J];道德与文明;2010年05期

6 黄毅;;论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J];沧桑;2009年02期

7 李君友;孙柏文;;从高考试卷判零分谈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J];中国律师;2009年02期

8 王辉;张英俊;;从程序公正缺失看刑讯逼供久禁不止的原因[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霍骁象;田艳梅;;会计程序与程序公正[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朱小平 ,马元驹;论会计的程序公正[J];财会月刊;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惠忠;;律师与程序公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刘伶俐;赵谦;;从董必武“程序公正”法律观论如何科学审判案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五辑)[C];2015年

3 侯方俊;马红宇;梁娟;;他人的程序公正对自我的合作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感的中介作用[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4 赵敏;;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价值权衡与程序公正——以A地区试点状况为研究样本[A];2018第二届全国检察官阅读征文活动获奖文选[C];2018年

5 杨鸿台;;论社会程序公正与社会实体公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李浪;;端正执法思想,实现执法为民[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亚博;;如何从程序公正走向结果公正[A];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梁娟;马红宇;;程序公正对权威正当性判断的影响:基于关系关注还是工具关注[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9 祝振兵;肖荣勋;;课堂公正感对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成绩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贝淑芝;张峻义;;审判公正的内涵界定及其运作[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奚水;程序公正是保证评选公正的基础[N];中国摄影报;2019年

2 朱述古;“11·15”火灾赔偿应尽可能程序公正[N];中国青年报;2010年

3 新华社记者 吴涛;程序公正为正义之基[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李记;程序公正让舆论和公众期待落到实处[N];郑州日报;2013年

5 谢国富;执行中程序公正之我见[N];江苏经济报;2003年

6 尤海东 王清坤;程序公正的优先性[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罗勋英 杨卫东 曾铁军;让“阳光”照亮药监形象[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丁国强;诉讼的意义[N];检察日报;2001年

9 庞金录;“有些惊诧”不无道理[N];检察日报;2003年

10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吴孟栓;三十年不寻常的程序正义之路[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长林;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吕艾芹;中国文化情境下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杜宝庆;刑事审判价值论[D];重庆大学;2008年

4 周鸿雁;公共管理公正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白石;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张敏;学校制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敏姬;澳大利亚远程审理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苏雪菁;审判程序公正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潘凯;指向自我与他人的分配、程序公正信念对愤怒表达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2年

4 马峻;公务员的道德信念对程序公正判断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梁娟;提取容易性对程序公正判断的影响:信息不确定与自我不确定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魏佳琪;群众对警察的内隐态度、程序公正判断与合作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楠;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法理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盛大伟;审判程序公正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彭语良;论程序公正对法律事实认定的保障[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731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731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