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结构调整与监狱工作应对
本文关键词:刑罚结构调整与监狱工作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自1997年修订《刑法》以来,共颁布了九个刑法修正案,其中,201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和20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不仅修改了《刑法》分则中的个罪,而且修改了《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二者通过消减死刑配置、完善死缓制度、调整自由刑罚、降低入罪门槛、提升刑罚力度、宽缓特定犯罪人群、扩大罚金刑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对刑罚结构进行了重度调整。这必将对监狱的具体刑罚执行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为押犯数量的逐步上升,以及实际执行刑期的提高,必然会增加罪犯在监狱的实际服刑时间,使得罪犯出狱时间推迟,这会导致监狱的管理难度加大,危险系数增加,行刑成本增高。同时,新罪名罪犯的增加,以及对部分类别的罪犯限制减刑和不得假释,使得押犯构成日益复杂化,对于监狱传统的教育改造方法也是一项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监狱认真分析研究《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对刑罚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监狱行刑工作上的影响,并制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有利于维护监狱的监管安全稳定,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实现“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使罪犯顺利的回归社会。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八)、(九) 刑罚结构 监狱工作 应对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4;D926.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导论9-10
- 第一章 刑罚结构对监狱工作的意义10-12
- 第一节 我国的刑罚结构10
- 一、刑罚结构的含义10
- 二、我国的刑罚结构10
- 第二节 刑罚结构对监狱工作的意义10-12
- 一、监狱工作的主要内容10
- 二、刑罚结构对监狱工作的意义10-12
- 第二章 刑罚结构调整的主要表现12-16
- 第一节 两次修正案有关刑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12
- 一、《刑法修正案(八)》主要调整内容12
- 二、《刑法修正案(九)》主要调整内容12
- 第二节 刑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12-16
- 一、消减了死刑配置12-13
- 二、完善了死缓制度13
- 三、调整了自由刑罚13-14
- 四、加大了刑罚力度14
- 五、降低了入罪门槛14-15
- 六、宽缓了特定犯罪人群15-16
- 第三章 刑罚结构调整对监狱工作的影响16-22
- 第一节 对监狱工作发展趋势的影响16
- 一、监狱工作的形式将从封闭走向开放16
- 二、刑罚执行的主体将从单一走向多元16
- 三、监狱工作的管理将从同质走向差别16
- 第二节 对监狱工作在制度规范方面的影响16-18
- 一、罪犯的分类制度方面16-17
- 二、罪犯的奖惩考核制度方面17
- 三、减刑、假释制度方面17-18
- 第三节 对监狱工作实务操作层面上的影响18-22
- 一、监管安全风险凸显18-19
- 二、教育改造将步入新的困境和困顿19-20
- 三、监狱执法成本提高20
- 四、监狱民警队伍建设将面临新的风险和机遇20-22
- 第四章 监狱应对措施22-29
- 第一节 重塑行刑理念22
- 一、重塑行刑理念的重要性22
- 二、重塑行刑理念的内容22
- 第二节 调整相关制度22-25
- 一、调整和改进“三分”制度22-23
- 二、改进和完善考核奖惩制度23-24
- 三、改进和完善减刑、假释制度24-25
- 第三节 加强不同戒备等级监狱的建设25-26
- 一、不同戒备等级监狱建设的必要性25
- 二、监狱戒备等级的分类25-26
- 三、实现分级管理与分类管理的良性互动26
- 第四节 重构改造运行模式26-27
- 一、教育矫正模式26
- 二、回归适应模式26-27
- 三、个性化改造模式27
- 第五节 探索罪犯社会医疗保险机制27-28
- 一、罪犯医疗机制现状27
- 二、探索罪犯社会医疗保险机制27-28
- 第六节 加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28-29
- 一、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必要性28
- 二、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主要方面28-29
- 结语29-30
- 致谢30-31
- 参考文献3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亮;;简析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刑罚结构的调整[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2 张云霄;张丽祥;;论我国刑罚结构的不断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罗兵;;《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刑罚结构的修改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3年08期
4 梁根林,黄伯胜;论刑罚结构改革[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5 吕占林;;刑罚结构问题研究——以现行刑罚结构完善为基点[J];西部;2011年04期
6 李晓明,李可;耻辱刑与刑罚宽和之历史进步作用[J];河北法学;2000年06期
7 王利荣;刑罚理性与规则意义[J];人文杂志;2002年02期
8 吴华清;论刑罚的有限性[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蒋建红;;论我国的刑罚结构[J];理论界;2006年02期
10 曲伶俐;;我国刑罚结构之实然与应然[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燕;我国的刑罚结构,重了还是轻了[N];检察日报;2007年
2 荆 仁;科学、现代的刑罚观念[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应该具有的三个理念[N];检察日报;2008年
4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杨学成 田甜;完善刑罚结构 增强刑阶衔接[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国家法官学院副教授 袁登明;迈向正义的惩罚之路[N];人民法院报;2012年
6 陈文华;当杀不杀值得警醒[N];人民政协报;2006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 陈金林;重视刑法修正案(八)对贪腐犯罪防控的影响[N];检察日报;2011年
8 本社记者 刘炜;食品安全“定罪”变迁[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马守敏 本报通讯员 邹守红;死刑存废的中国路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一军;刑罚配置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恩海;刑罚差异性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帆;刑罚限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杨金玉;刑罚的人性化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麦盈薇;我国刑罚结构改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4 王佳音;死缓限制减刑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张廉妍;刑事政策对刑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陈书霞;结合我国刑罚结构探析死刑制度改革[D];南京大学;2014年
7 张抗;污染海洋犯罪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魏荣;刑罚结构调整与监狱工作应对[D];东南大学;2016年
9 高树勇;论刑罚效益的实现[D];广州大学;2010年
10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刑罚结构调整与监狱工作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8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