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文书证明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5:02
本文关键词:公证文书证明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证文书的证明力指公证文书对其证明过的事实或行为存在的证明作用以及证明作用的大小。证据的证明力有强弱之分,不同类型的证据在法庭审判中的证据能力以及证明力是不同的。公证文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定证据,其证明力是否不同于其他证据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问题之一。同时,对于公证文书的证明力而言,学者对于公证文书的证明力到底是仅指公证文书作为书证时的证明力,还是指公证文书载明的内容所具有的证明力,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公证文书有比一般书证更强的证明力,因为这种更强的证明力源自于法律规定、公证的公信力、公证的本质。公证文书的证明力既包含公证文书文本的证明力,又包含公证文书载明的内容具有的证明力。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此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要达到的效果。笔者认为,当前学术界关于公证文书证明力方面的研究甚少,特别是关于公证文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是否真正解决了当事人的实际需要等问题探讨不足,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第二章公证文书证明力。涵盖了公证的概念和我国公证的特点,分析了公证与相关证明的主要区别与联系,得出了公证证明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适用最广的一种证明制度;分析了公证文书的概念、公证文书的证据性质,得出公证文书具有优于其他书证的证明力;分析了公证文书证明力的概念和特点,得出公证文书证明力源于法律的规定、公证的本质以及公证的公信力。第三章公证文书证明力的判断标准。分析了公证文书证明力之发生机理,学界存在司法认知说和效力推定说两种学说,个人比较同意后者;分析了实践中可能对公证文书证明力存在质疑的四种可能性,与案件事实不符论、虚假论、违法论、模糊论。最后针对这四种可能的质疑提出了消解方法。第四章公证文书证明力判断之现状分析。我国关于公证文书证明力判断评价方面的立法目前来说相对较少,但是在民法领域的立法都还是有所涉及。目前重要存在的问题不仅是立法较少的问题,重点在于我国公证文书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时其证明力之优越性并没有被法官重视。通过分析现实中影响公证文书证明力强弱的因素,构想是否可以从加强公证制度的内部建设和司法保障方面解决我国公证文书证明力不高的问题。第五章介绍了公证文书证明力提高的路径与策略。通过分析,提出可以从加强公证制度的内部建设和加强司法保障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公证文书 证明力 自由裁量权 公信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1章 绪论13-19
- 1.1 选题背景13-14
- 1.2 研究现状14-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6-17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17-19
- 1.4.1 研究对象17
- 1.4.2 研究方法17-19
- 第2章 公证文书证明力概述19-30
- 2.1 公证与公证文书19-23
- 2.1.1 公证19-21
- 2.1.2 公证文书21-23
- 2.2 公证文书证明力23-28
- 2.2.1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概念23-24
- 2.2.2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特点24-25
- 2.2.3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来源25-28
- 2.3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评价标准与尺度28-30
- 2.3.1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评价标准28-29
- 2.3.2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评价尺度29-30
- 第3章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判断30-39
- 3.1 公证文书证明力之发生机理30-32
- 3.1.1 司法认知说30-31
- 3.1.2 效力推定说31-32
- 3.2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审查32-35
- 3.2.1 与待证事实关联程度的审查32
- 3.2.2 根据法律特别规定的审查32-34
- 3.2.3 公证文书作为诉争对象时的审查34-35
- 3.3 诉讼中公证文书证明力的异议及其消解35-39
- 3.3.1 质疑公证文书证明力的几种论断35-36
- 3.3.2 与案件事实不符论可能之消解36
- 3.3.3 虚假论可能之消解36
- 3.3.4 违法论可能之消解36-37
- 3.3.5 模糊论可能之消解37-39
- 第4章 公证文书证明力判断之现状分析39-47
- 4.1 我国对于公证文书证明力判断的立法与司法现状39-40
- 4.1.1 立法现状39
- 4.1.2 司法现状39-40
- 4.2 不同类型公证文书的证明力之差异40-43
- 4.2.1 形式审查类公证文书的证明力40-41
- 4.2.2 实质审查类公证文书的证明力41-43
- 4.3 公证文书证明力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43-47
- 4.3.1 公证制度本身不完善43-45
- 4.3.2 法官自由裁量权在证据证明力评价中过大45-47
- 第5章 公证文书证明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47-54
- 5.1 路径与策略一:加强公证制度内部建设47-50
- 5.1.1 推动公证机构组织模式社会化47
- 5.1.2 机构数目设置灵活化、弥补地区收入差距大问题47-48
- 5.1.3 提高公证公信力48-49
- 5.1.4 增强社会对公证作用认同感49
- 5.1.5 提高公证质量49-50
- 5.2 路径与策略二:加强司法保障50-54
- 5.2.1 自由裁量权的限制50-51
- 5.2.2 公证文书证明力的法律保障51-52
- 5.2.3 确立公证机构调查权力52-53
- 5.2.4 设立法定的公证事项53-54
- 结论54-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詹爱萍;;中国封建社会的证明制度(八) 明清——公证私证文化的稳中求变与推陈出新(下)[J];中国公证;2007年06期
2 张卫平;;公证证明效力研究(上)[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3 刘疆;;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的精彩诠释 解读最高法院(2011)执监字第180号《执行裁定书》[J];中国公证;2013年09期
4 袁源;;我国证据制度的“白马非马论”——浅谈证据的概念和属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5 高新华,杨力;证据的证明力[J];学海;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笃恒;公证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浪;论公证效力[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公证文书证明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