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中国传统无讼法律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25 10:33
  法律思想作为法律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每个时代法律理论的发展和法治实践的开展都发挥着或推动或阻碍的现实作用,无讼的思想时至今日还在影响我国的法律理念、法律制度等,对于无讼思想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其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现代法治建设。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解社会主体之间纠纷的手段之一,具有消弭纷争、排除矛盾、防止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张的功能,在我国发挥着维护地方和谐稳定、减少诉讼数量、提高市民法律意识的作用。研究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影响有助于发现无讼思想在当代法治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有价值的部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类型的矛盾纠纷在社会发展愈加多元化、人与人之间联系更紧密的今天层出不穷,诉讼数量急速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司法机关负担过重及司法成本高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传统无讼思想指导下的道德教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基层自治、依靠群众力量的综合治理思想蕴含着法律与道德结合、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以民为本等的深刻智慧。其中体现的以多种方式解决社会冲突的思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的不足。加深对无讼思想的理解,丰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对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文章来源】: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无讼思想概述
    1.1 无讼思想的内涵
    1.2 无讼思想的特征
        1.2.1 植根于儒家文化
        1.2.2 以和谐为目标
        1.2.3 注重道德教化
    1.3 无讼思想和人民调解制度的联系
        1.3.1 无讼思想推动传统调解制度的产生
        1.3.2 无讼思想的现代价值
        1.3.3 现代人民调解制度对无讼思想的传承
第二章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特点的影响
    2.1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群众性的影响
        2.1.1 无讼思想的立足群众内涵
        2.1.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组织群众性的影响
        2.1.3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工作群众性的影响
    2.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民间性的影响
        2.2.1 人民调解制度对无讼思想民间性的传承
        2.2.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主体的影响
        2.2.3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客体的影响
    2.3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自治性的影响
        2.3.1 无讼思想强化人民调解制度的自治性
        2.3.2 人民调解的自治性是无讼思想的传统属性
        2.3.3 无讼思想对地方自治组织和国家权力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方式的影响
    3.1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劝导方式的影响
        3.1.1 无讼思想对以理服人方式的影响
        3.1.2 无讼思想对以情劝解方式的影响
        3.1.3 无讼思想对情、理、法精神的影响
    3.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道德教育的影响
        3.2.1 无讼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基础
        3.2.2 道德作为调解依据的传统
第四章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功能的影响
    4.1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化解纠纷、预防犯罪功能的影响
        4.1.1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化解纠纷功能的影响
        4.1.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预防犯罪功能的影响
    4.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缓解诉讼压力功能的影响
    4.3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节约诉讼成本功能的影响
    4.4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维护人际关系功能的影响
    4.5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普及法律功能的影响
第五章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目标的影响
    5.1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和谐目标的影响
        5.1.1 人民调解制度对无讼思想和谐精神的传承
        5.1.2 人民调解制度体现的和谐价值
        5.1.3 人民调解制度对和谐的追求
    5.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秩序目标的影响
        5.2.1 人民调解制度对秩序的追求
        5.2.2 无讼思想对秩序的追求
        5.2.3 人民调解制度的秩序价值
    5.3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制度效率目标的影响
        5.3.1 无讼思想影响人民调解对高效率的追求
        5.3.2 无讼思想对人民调解提升司法效率目标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讼”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与当代启示[J]. 游志强.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2]浅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以“现代调解制度”对“无讼”理念的传承为例[J]. 徐聪.  文教资料. 2019(03)
[3]中国古代息讼文化形成浅析[J]. 赵乐天,王夏.  上海商业. 2017(05)
[4]人民调解组织解决集体劳动争议刍议[J]. 周湖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从传统无讼法律文化看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J]. 徐艳霞.  中外企业家. 2016(17)
[6]论“无讼”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J]. 廉睿.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2)
[7]论人民调解依据的完善[J]. 蔡思佳,徐梦堃.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03)
[8]中国社会纠纷多元调解机制的新探索[J]. 赫然,张荣艳.  当代法学. 2014(02)
[9]东方无讼理念与当代诉讼困境[J]. 罗斌.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2(04)
[10]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思想与法治社会的构建[J]. 张金玲.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02)



本文编号:2999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99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3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